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意、適意。唐.王建〈白紵歌〉:「此時但願君可意,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西遊記》第三回:「悟空笑道:『……你再去尋尋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龍王道:『委的再無。』」
寥寥無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寥無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李邕〈銅雀妓〉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方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識時務的人。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七.方頭》:「俗謂不通時宜者為方頭,陸魯望詩云,頭方不會王門事,塵土空緇白紵衣。」也作「頭方」。
朝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上朝時所戴的禮帽。唐.柳宗元〈贈二君子〉詩:「替衫裁白紵,朝帽掛烏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