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5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汗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做戰時,戰馬奔馳而大量出汗。語出《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後比喻戰功或工作的成績與辛勞。《史記.卷三九.晉世家》:「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也作「汗馬功勞」、「汗馬功績」、「汗馬勛勞」、「汗馬之功」、「汗馬之績」。
親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蒞臨。《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願陛下深居內禁,不可親臨矢石之間。」《三國演義》第八回:「將軍試思,太師親臨,老夫焉敢推阻?」
為民除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人民除去禍害。《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禹疏江決河,東注于海,為民除害,生民已來功莫先者。」《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既不能躬耕以食其力,但當親冒矢石,為民除害,稍可自安也。」也作「為民除患」。
肌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上沒有一塊完好的肌膚。形容受傷慘重。《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李建及傳》:「建及少遇禍亂,久從戰陣,矢石所中,肌無完膚。」也作「體無完膚」、「身無完膚」。
蹈湯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也。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2>,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3>以富家室,故能使其眾蒙矢石4>,赴湯5>火,視死如生。今秦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死事之後不得一算之復,天下明知禍烈及己也。陳勝行戍,至於大澤,為天下先倡,天下從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傅子》。 (2) 拜爵之賞:授予爵位作為賞賜。 (3) 財鹵:掠奪的財物。鹵,通「擄」,掠奪、強取。 (4) 蒙矢石:冒著箭矢和石頭的攻擊。蒙,冒。 (5) 湯:沸水。〔參考資料〕 《傅子》(據《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劉表》裴松之注引)初表謂嵩曰:「今天下大亂,...
撐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撐拄長篙使船隻行進。《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撐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執鋼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邊。」《紅樓夢》第四○回:「鳳姐也上去,立在船頭上,也要撐船。」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權崇讓。冏從事中郎葛旟怒曰:「趙庶人1>聽任孫秀2>,移天易日,當時喋喋3>,莫敢先唱4>。公蒙犯矢石,躬貫甲胄,攻圍陷陣,得濟今日。計功行封,事殷未遍。三臺納言不恤王事,賞報稽緩,責不在府。讒言僭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
盾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來抵禦刀刃、矢石的防護武器。
視死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死亡當作依然生存著。形容勇敢不怕死。《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搴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取敵人的旗幟。《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