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商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討論、接洽、籌商、籌議、商討、商榷、商酌、商議、咨詢、商、
剴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切琢磨。指規過勸善。《書經.君奭》「祇若茲往,敬用治」句下唐.孔穎達.正義:「鄭云:『召公是時意說,周公恐其復不說,故依違託言民德,以剴切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百姓一面總要剴切曉諭,等到他們聚了眾,設或大小鬧點事情出來,那還了得嗎?」
比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較量切。如:「我們找一天在球場上比劃比劃。」也作「比畫」。
商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討論。如:「商討對策」、「再這樣爭執下去,終究是商討不出結果的!」
協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經過談判、協商後所決議共同遵守的約定。如:「這個方案幾經商,終於達成協議。」
懸而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擱置、延宕尚未解決。如:「這件懸而未決的案子雖經多次商,當事雙方仍無法達成協議。」
商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討論、會商、計議、協商、商討、商量、商榷、商酌、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切、砥礪。唐.韓愈、孟郊〈納涼聯句〉:「殷勤相勸勉,左右加礱斲。」
獨學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比喻無人可切,見聞不廣。宋.張孝祥〈與池州守周尚書〉:「某獨學寡聞,涉道甚淺。」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 名言「一人之力有限,合國之才無窮。」「讀書所要,不但審問、慎思、明辨而已也,貴在展卷如臨敵,切如對壘。」 參考書目註1. 莊永明,《台灣百人傳》(臺北:時報,2001),頁24~46。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192~199。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9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