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包納荒田裡的米糧。《六部成語註解.戶部》:「包荒:包納荒田之糧也。」
貫朽粟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錢的繩子已腐朽,倉庫的米糧也腐爛變壞。形容錢糧很多。參見「貫朽粟陳」條。宋.陸九淵〈問漢文武之治〉:「故其承文帝富庶之後,貫朽粟腐憤然欲犁匈奴之庭,以刷前世之恥。」
頭會箕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人頭課稅,用畚箕徵收米糧。比喻稅賦繁重。《淮南子.氾論》:「秦之時,高為臺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發適戍,入芻稾,頭會箕賦,輸於少府。」也作「頭會箕斂」。
平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價買進米糧。舊時官府在農作豐收時,平糴儲存米糧,待荒年時售出,以平穩市價。《明史.卷一八三.列傳.周經》:「請如洪武間例,悉出官帑平糴,毋奪民財,考績毋專以積粟為能。」
倉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民間行神之一。保佑糧倉安全完好的神祇。大多為糧倉官兵和糧商米販所供奉。民間大多以韓信、蕭何為倉神。
漕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水路運輸米糧。《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國世家.楚世家》:「希範遣張少敵以舟兵趨漢陽,漕米五萬斛以饋軍。」
食廩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廩,穀倉。餼,米糧。舊時科舉,生員歲試列優等者,由政府供給其日常生活所需,稱為「食廩餼」。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旋補弟子員,明年丁卯,食廩餼。」
柴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柴和米糧。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儒林外史》第一回:「我也積聚下三五十兩銀子,柴米不愁沒有。」
津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辦理喪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恩霈軍民》:「軍妻老幼,月支贍家米糧,隨軍日支券糧,功成則轉資給犒,如陣亡,官給津送。」《水滸傳》第二一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
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搬運工人。《六部成語註解.戶部》:「小腳:挑送米糧之役夫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