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坦標準重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德國波坦大地測量研究所(經度為13°04.06E,緯度為52°22.86N,高度為86.24公尺)之絕對重力值為981.260加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1868~1919)為德國教育改革家。一八九八年參觀了由雷迪(C. Reddie)於一八八九年在英國德比郡(Derbyshire)創辦的一所循序漸進的阿波霍姆學校(Abbotsholme school),對該校綜合的個別教育與體育活動和藝術相結合的課程印象深刻。一九○四年在伊生堡(Ilsenburg)、荷賓達(Haubinda)和比柏斯坦(Bieberstein)建立了三所供膳宿的鄉村學校(Landerziehungsheime);按照雷迪的模式,將年齡不同的男生分在這三所學校。晚年仍為德國循序漸進的現代教育努力不懈,並且又建立了五所膳宿的鄉村學校。
查德利國家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德利國家教育計畫,是十八世紀末普魯士(Prussia)的宗教及教育部長查德利(B. von Zedlitz, 1729~1812)男爵所提出的計畫;旨在加強國家對教育事務的控制。在此之前,教會對教育事務有很大的控制權,菲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1712~1786)繼位後,遂逐步開始加強國家的控制。一七六三年四月下令,由任職於教會柏林公會(Berlin Consistory)的赫克爾(Johann Julius Hecker, 1707~1768)草擬完成,並於一七六三年九月二十三日頒布。該法規為普魯士最初的普通學校法規,亦是實施初等教育的基礎。菲特烈威廉二世(Fried...
盧定,弗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瑞士舞者和舞蹈教師,曾師從克拉德克(Rosalia Chladek)、葛索夫斯基(Victor Gsovsky)、都鐸(Antony Tudor)和李蒙(José Limón)等人。1963至1968年隨李蒙舞團演出,在《獻舞》(Choreographic Offering,1964)、《我的兒子,我的敵人》(My Son, My Enemy, 1965)和《讚美歌》(Psalm, 1967)等舞作中有所表現。1964年起,經常和鍾斯(Betty Jones)合作,參與不同的演出,也在歐美許多學校任教,夏威夷的鍾斯-盧定舞蹈學校(Jones-Lüdin School)可說是他和鍾斯的根據...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極狹,長約1.5 cm,細微鋸齒緣;葉耳截形。雄花腋生,單生;花藥1室。雌花腋生,常成一對。種子長1.6-2 mm,網紋縱向延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向後彎,先端銳尖或鈍形,小牙齒緣,長約1.5 cm;葉耳具刺,截形至圓形。雄花單生,包在佛焰苞內;花藥1室,橢圓形。雌花大多單生,無佛焰苞。種子狹橢圓形,稍彎曲,網紋橫扁。

法卡斯,斐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匈牙利作曲家,生於 Nagykanizre。畢業於布達佩斯音樂學院(Budapest),再到羅馬跟隨雷斯匹斯(O. Respighi, 1897-1936)學習作曲。在維也納和哥本哈根期間寫了不少電影配樂。曾擔任布達佩斯市立高中音樂教師,Kolozsvar 音樂學院主任及布達佩斯音樂學院教授。李蓋悌(G. Ligeti, 1923-)是他的學生。1970年他獲得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名譽藝術家獎。他的作品風格一面受到巴爾托克(B. Bart□k, 1881-1945)和柯大宜(Z. Kodaly ,1882-1967)的影響,從民謠中吸收養份,另一方面又受到史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
坦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波坦標準重力所求得之重力值組。在1967年之前,波坦之重力值為981.274gal,至1967年,國際大地測量學會通過一改正量-14mgal,將波坦重力由981.274gal改正為981.260gal。
波米,弗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是二十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德國著名的舞蹈史學及舞蹈評論家。
Valerie Preston-Dunlop & Susanne Lahusen《Schrifttanz: A View of German Dance in the Weimar Republic》1990.
滅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內額爾古納河東岸俄羅斯族聚居區。《滅斜》為俄羅斯語,漢譯為月亮的意思。該舞不拘男女均可參加,是交際舞式的集體舞蹈。通常在復活節或是婚禮,勞動之餘的月夜,男女相邀,雙雙對對聚集於村頭、河邊或草坪上,樂手們彈奏起巴拉萊卡(俄羅斯族的一種彈撥樂器),或拉起手風琴,人們隨之結成圓圈邊歌邊舞。在歌舞活動中交流感情,是青年人談情說愛的機會。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至今。《滅斜》舞,活潑輕快,熱情奔放。以腿部動作為主,步法靈活敏捷,其中有〈跑〉、〈跳〉、〈墊〉、〈踏〉、〈轉〉、〈跺〉等,動作豐富,風格獨特。俄羅斯族的這種舞蹈形式,都有專用的樂曲,該舞除《滅斜》樂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