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36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克隆斯臺(Cronstad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多加湖(Ladoga Lak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西元1917年蘇俄十月革命成功後不久,內戰爆發,由布爾雪維克黨人所組成的赤衛隊所擴編成的軍隊。
迪化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新疆的首府。為天山北麓最大綠洲上的都市,位居新疆的中央,設有鐵路和公路通往甘肅,中蘇公路通蘇俄,是南疆、北疆環狀交通的聯接點,政治、工商業和交通的中心。今中國大陸改稱為烏魯木齊。
零方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八二年,美蘇日內瓦限武談判,討論美蘇兩國在歐洲戰場有關部署中程核子武器的平衡,由美國提出的裁減核武方案。以取消美國與西歐盟邦預定部署的潘興二式飛彈、巡弋飛彈為交換條件,要求蘇俄完全拆除部署在歐洲的SS二○中程移動式核子飛彈。此一拆減至零的方案,稱為「零方案」。
共產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列寧(Vladimir Lenin)領導的蘇俄共產黨召集的國際組織,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在莫斯科成立,為統一指揮各國共產黨活動的最高機構。它規定全世界的共產黨都屬於同一政黨,各國共產黨只是共產國際的分支機構;共產黨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推翻資產階級政府,建立世界共產組織。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為對美、英表示友好,在一九四三年宣布解散。也稱為「第三國際」、「赤色國際」。
薩彥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為阿爾泰山東部的山脈,位於蒙古西北唐努烏梁海盆地西北側,東延入西伯利亞接外興安嶺,為中國與蘇俄的天然分界。也作「薩揚嶺」。
新冷戰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年代的冷戰局面。西元一九七九年,蘇俄進軍阿富汗;在此同時,美國與前蘇聯兩大強國,也因新型中程飛彈的配備問題,關係頓形緊張。此二事件,遂使八○年代的國際情勢,再度呈現冷戰局面。學者為了跟五○至六○年代的冷戰時期有所區別,乃將此一時期稱為「新冷戰時代」。
拉伯蘭(Lap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江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