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霓,彩。氣吐霓指吐氣能成天上的彩。形容氣魄很大。元.無名氏《石花亭》第三折:「有一日功成,功成名遂,那時節耀武,耀武揚威。雲路鵬程九萬里,氣吐霓,志逞風雷。」《孤本元明雜劇.聚獸牌.頭折》:「氣吐霓興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吸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水道管渠穿越鐵路、地下鐵路、自來水管、瓦斯管、河川、堤防、電纜以及無法移設之構造物時,在不得不之情況下,必須設置倒吸管。
  倒吸管為利用兩端水頭差,使下水自高處向低處流動。倒吸管設施不僅施工困難,由於是壓力管,兩端埋深大,載重亦大,因此很容易發生裂縫、破損,故必為強固的構造物,又內部發生沉澱時,由於清理不易,設計上亦應特加注意。
  一般而言,倒吸管應設置複數管,若為小管徑或因維護管理方面特別之理由,則可考慮設計一支做為完全備用者。在合流下水道,則可考慮晴天時之污水與雨水並列,使在最小流量時,仍能確保有充分之掃流力,對於小口徑之污水管(φ250~φ400m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如的長橋。唐.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詩:「雨霽橋晚,花落鳳臺春。」唐.杜牧〈懷鍾陵舊遊〉詩四首之三:「斜輝更落西山影,千步橋氣象兼。」
線紋粗皮鯛(彩倒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anthurus lineatus (Linnaeus, 1755)
體橢圓型,側扁;尾鰭彎月型;尾柄棘尖銳而極長;體上部為黃色,下部灰褐色;由眼向外放射多條有黑邊的藍灰色帶紋;體長可達30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並不成群游息,是粗皮鯛屬中最美麗,而深為水族嗜好者所喜好的高貴觀賞魚,但由於喜好草食性餌料,飼養時常遭困難。
供觀賞及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刺尾鯛亞目(Suborder Acanthu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粗皮鯛科或刺尾鯛科(Family 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長。宋.蘇軾〈鬱孤臺〉詩:「山為翠浪湧,水作玉流。」
2.橋的美稱。宋.蘇軾〈何公橋〉詩:「疏為玉,隱為金隄。」
吸蜜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彩吸蜜鸚鵡-簡介 俗名:綠頸吸蜜鸚鵡、五色青海。分布於印尼群島東部、新幾內亞、太平洋群島西南部至澳洲。
吸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水壓差異,使高處的液體經由兩端長短不同的倒U形彎管,流入低處容器,稱為「吸作用」。此器材稱為吸管,使用時,管內須先充滿液體。也稱為「吸現象」。
無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從一容器內將流體吸出來時,若將吸管從容器中提起並且超過流體在容器內的高度,一般的牛頓系流體便會立時縱吸管內流出,使管內空虛無液體,於是吸規象便會終止。但若容器內是存放高分子液體,在同樣的情形下,液體仍持續流入吸管中,吸現象仍舊繼續進行。此現象稱為無管吸。如果容器內存放超高分子量的高分子物質溶液,只需用手指或其他物品將液體束引出容器,流體即會沿著此液體束流出,達成真正的所謂「無管吸」。由實驗結果顯示,在容器內的液體大約有四分之三可經由此法吸出來。
彩海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lichoeres margaritaceus (Valenciennes, 1893)
體延長;幼魚體黑色,體側有多條不連續白色縱線,背鰭黑,其中央具一大型鑲黃邊黑斑;成魚體暗綠色,各鱗片具1暗點,尾鰭具一寬弧狀橫帶;體長可達12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於珊瑚礁區,很普遍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棕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ophophorus impejanus
體長50~64公分。雌雄外形不相似。雄鳥頭部具冠羽,呈匙狀;眼睛周圍皮膚裸露,呈藍色。羽色具燦爛的金屬光澤,頭部、胸部和下背部為綠、紫、藍色;上背部白色,腹部黑色,尾羽褐色。雌鳥羽色較不鮮豔,孵卵時可作為保護色;全身褐色,但雜有黑、白色斑點。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西部及南部,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北部、西藏南部和緬甸,出現於海拔2,500~5,000公尺。
棲息於開闊的橡木林或混合林裡,多在岩層坡面上活動和休息。平時常2~3隻一起活動,並以地上的昆蟲和植物塊莖為食,秋天時則會往高海拔移動到森林界線以上的草原,冬季覓食時會用喙往地下鑿洞,穿過覆蓋的雪層到深達地面30公分的地方取昆蟲幼蟲為食,主要用喙啄食,很少用腳耙土。繁殖期5~6月,雄鳥求偶展示時會在懸崖峭壁上;巢築於岩石、樹幹下或草叢中的凹坑,並以乾葉、苔蘚為巢材;每窩2~8個卵,卵長圓形,白色但有褐色斑點,孵化期26~29天。棕尾雉也像其他雉科鳥類一樣,深受人類獵捕壓力的威脅。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