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0.0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天早晨。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唐.杜甫〈春宿左省〉詩:「明朝有封事,試問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金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月光。亦指月。《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月穆穆以金波,日華燿以宣明。」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詞:「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林仙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式的視野與浪漫的海洋精神。著作◎散文集:《心境》、《背後的腳印》等。◎新詩集:《眾山沉默》、《濤聲試問》、《夢的刻度》、《趕路的月亮》、《三字經》等。評論鄭明娳(1949~ ,散文家)指出,林仙龍在模山範水中尋找人性的價值,作品質樸而內斂,厚重而深刻。林燿德指出,在稻穗與風濤之間,林仙龍所歸屬的海洋,實際上是「心靈的海洋」。彭瑞金則說,林仙龍是新一代的軍中作家,但來自現實根土的呼喚,還是幫助他走出不同的軍中作家風格。林仙龍兼擅散文和新詩,兩者各具風格互為體現。林燿德(1962~1996,詩人)說,他的詩頗富節奏感,尤其...
惋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後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濟意外,濟極惋愕。」
窮猿投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處於困境時,急擇棲身之所。《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李充傳》:「裒將許之為縣,試問之,充曰:『窮猿投林,豈暇擇木!』乃除剡縣令。」宋.蘇軾〈與王定國書〉:「非不知揚州之美,窮猿投林,不暇擇木也。」也作「窮猿奔林」。
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理解。《北齊書.卷四四.儒林傳.馮偉傳》:「少從李寶鼎遊學,李重其聰敏,恆別意試問之。多所通解,尤明禮傳。」《新唐書.卷一八四.楊收傳》:「疏眉目,寡言笑,博學彊記,至它藝無不通解。」
投珠報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投桃報李」。見「投桃報李」條。01.宋.王之道〈憶東坡.雪霽柳舒容〉詞:「試問我酬君唱,何如博塞歡娛,百萬呼盧勝。投珠報玉,須放騷人遣春興。」 
魚沉鴈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銅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製的駱駝,比喻亡國。參見「銅駝荊棘」條。宋.文天祥〈滿江紅.試問琵琶〉詞:「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鑿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鑿穿牆壁。比喻堅持不作官。《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老殘遊記》第六回:「試問?與那鑿坏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