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8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5) 怒髮上衝冠:盛怒的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
退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退後的餘地。《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徐州四面受敵,操必力攻,我當先思退步。」
因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理由、借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我待去它家走一遭,又無因由。真個是眉頭一點愁。」元.曾瑞《留鞋記.楔子》:「他把這脂粉作因由,……我見他趨前退後。待言語卻又早緊低頭。」
完歸趙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皆受挫於藺相如。 (4)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5) 怒髮上衝冠:盛怒的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
赴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結轍:車子的軌跡交錯。車不結轍,喻善於指揮戰車,使戰車不亂。 (4) 旋踵:轉身,指畏縮退後。士不旋踵,指戰士不退縮。 (5) 鼓:激勵、使振作。 (6) 王子城父:春秋時齊國人,生卒年不詳,惠公時大夫,善於領兵。
和衷協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豹(諡號穆子)該怎麼辦?叔孫豹回答說他只知道吟誦《詩經.匏有苦葉》,不懂其他的事。得到提示的叔向告退後,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說:「苦匏不可食用,只能拿來當作渡河的浮囊。而叔孫豹說他吟誦〈匏有苦葉〉,一定打算要渡河了。你們要儘快做好渡河的準備。」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和衷共濟」,用來比喻彼此同心共渡難關。
上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退後、後退
一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一噎1>之故,絕2>穀不食;一蹶3>之故,卻足4>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繩墨者章。 〔注解〕 (1) 噎:音|ㄝ,食物塞住咽喉,氣透不過來。 (2) 絕:拒絕。 (3) 蹶:音ㄐㄩㄝˊ,顛仆、跌倒。 (4) 卻足:畏縮不敢再跨出腳步。卻,退後
視死若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結轍:車子的軌跡交錯。車不結轍,喻善於指揮戰車,使戰車不亂。 (4) 旋踵:轉身,指畏縮退後。士不旋踵,指戰士不退縮。 (5) 鼓:激勵、使振作。 (6) 王子城父:春秋時齊國人,生卒年不詳,惠公時大夫,善於領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