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1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會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集眾人前往送葬。《左傳.隱公元年》:「衛侯來會葬,不見公亦不書。」《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祭品象物,多難指名,會葬者蓋相摩。」
執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葬時手執靈車上的繩索,以助行進。《禮記.檀弓下》:「弔於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
牽亡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習俗在送葬隊伍中吹號角、唱牽亡歌以引領亡魂的陣頭。通常由道士、巫師所組成。
容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送葬時,載運死者生前衣冠、畫像的車。《史記.卷五.秦本紀》:「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後漢書.卷二○.祭遵傳》:「朱輪容車,介士軍陳送葬,謚曰成侯。」
嚴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荀子.禮論》:「一朝而喪其嚴親,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南史.卷五九.任昉傳》:「奉世叔父母不異嚴親,事兄嫂恭謹。」
塗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上的積水。《禮記.曲禮上》:「送喪不由徑,送葬不辟塗潦。」也作「行潦」。
靈頭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葬時在棺材前引路的紙旗,由死者的兒子持舉。如:「白色的靈頭幡被風吹得獵獵做響,夾雜在一片嗚咽聲中。」
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葬時載牲體的車。《周禮.春官.巾車》:「大喪飾遣車,遂廞之行之。」
抑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遏止和棄捨。《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願陛下抑割無益有損之事,但悉聽群臣送葬。」《晉書.卷八八.孝友傳.桑虞傳》:「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喪父,毀瘠過禮,日以米百粒用糝藜藿,其姊諭之曰:『汝毀瘠如此,必至滅性;滅性不孝,宜自抑割。』」
燒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焚燒送葬之物。《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及葬送之日,歌謠鼓舞,殺牲燒葬,一切禁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