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09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雄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大的志向、抱負。《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示之以禍難,激之以恥辱,大丈夫雄心能無憤發?」晉.傅玄〈苦相篇〉:「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不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甘心、不情願。如:「不情不願」。三國魏.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想暢本心,不願於此也。」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竊不願於聖代,使有不蒙施之物。」《金史.卷一一六.列傳.石盞女魯歡》:「往宿州就食。軍士有不願者,誶語道中。朝廷聞之,使問其故。」
末路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蹊,銷聲穹谷。何期愉樂,幸甚!幸甚! 〔注解〕 (1) 嗣宗:阮籍(西元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國時魏尉氏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有雋才,性放誕,好老莊而嗜酒,反名教,曠達不拘禮俗。因遭時多忌,故藉酒自廢,以避禍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稱為「阮步兵」。因有賢名,世稱為「大阮」,與其姪阮咸齊名。著有〈詠懷詩〉八十餘篇、〈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 (2) 楊朱:字子居。戰國時衛人,生卒年不詳。其書不傳,僅散見於《列子》、《孟子》諸書中而已。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相反。 2、「末路」:漢.鄒陽〈上書吳王〉(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引)...
聯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接連不斷。南朝宋.謝靈運〈阮瑀〉詩:「金羈相馳逐,聯翩何窮已?」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聯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宋.辛棄疾〈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詞:「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
立馬萬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倚馬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袁宏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以微知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物的細微處,推知其真相及發展趨勢。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此四士者,豈聖人哉,徒通變思深,以微知著耳。」
以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此。《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文選.陸機.歎逝賦.序》:「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思哀。」
不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勞苦。《文選.張衡.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馬足未極,輿徒不勞。」《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不勞而定,於孤益貴,是故按兵守次,遣書致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