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隅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舉一反三」。見「舉一反三」條。
01.宋.劉克莊〈祭少奇姪〉:「惟汝幼而穎悟,長而玉立,頎然秀美,見者傾挹;雅俗兼通,《詩》、《禮》蚤習,舉隅反三,觸類知十。」  
醴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泉。《禮記.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雅俗稽言.卷七.地理.醴泉》:「醴泉有正味,甘而飲之,可愈痼疾。」
頂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人受過。《俗語考原.頂缸》:「《雅俗稽言》:『金陵沿江岸善壞,或言豬婆龍作祟,因豬同國姓,遂托言曰黿,上命捕之,適釣得黿,不能出,因取沙缸罩出之,諺云:「豬婆龍為妖,癩頭黿頂缸。」吳中謂代人受過曰頂缸,本此。』」《西遊記》第二五回:「你一變個甚麼蟲蛭兒,瞞格子眼裡就飛將出去,只苦了我們不會變的,便在此頂缸受罪哩!」
金聖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姓張,名采。後改姓金,名喟,字聖歎。明亡,絕意仕進。狂傲有奇氣,博覽多通,為文洸洋巧姿,雅俗雜揉。批評《水滸傳》、《三國演義》、《西廂記》等書,為世所傳誦。清順治時,因哭廟案坐斬。
風調雨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的四大金剛。《雅俗稽言.卷二○.人物.風調雨潤》:「今寺門四金剛謂之風調雨潤:手執劍者,風也;彈琵琶者,調也;執傘者,雨也;手中如蛇者,蜃也、潤也,蜃形如蛇,乃蛟蜃也,與蚌蜃字同物異也。俗稱訛為風調雨順。」
飛白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書法字體。簡稱為「飛白」。筆勢飛舉,筆畫中有空白無墨之處,絲絲露白,有如枯筆寫成的模樣。相傳為東漢蔡邕看見工匠在修飾鴻都門時,用刷粉的帚寫字,而得到啟發。《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學.飛白引雞跖集》:「飛白書始于蔡邕,見鴻都門匠人施堊帚,遂創意焉。」也稱為「飛白體」、「草篆」。
集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朝丁度、司馬光等增修廣韻而成,十卷。是書刪廣韻注文之冗者,頗見體裁;而多列重文,雅俗不辨,籀篆兼存,稍嫌蕪雜;又刪去重音之互注,使兩收之字不明,則亦互有短長。
渴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含墨較少的筆書寫,字間有露白的枯筆。《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學.渴筆》:「唐徐浩書張九齡司徒告身,多渴筆,謂枯無墨也,在書法最難。」
端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五月五日。《雅俗稽言.卷二.天時》:「歲時記五月一日為端一,二日為端二,五日為端五午,端即初也,又俗以為端午,一曰端陽,又曰重午,蓋以五月建午取正陽之義。」也作「端陽」、「端午」、「重五」、「重午」。
德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度。《國語.晉語四》:「今君之德宇,何不寬裕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山濤以下,魏舒以上」句下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濟有人倫鑒誠,其雅俗是非,少有優潤。見湛,歎服其德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