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洲巨頰囊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icetomys gambianus (Waterhouse, 1840)
頭軀幹長24~45公分,尾長36.5~46公分,雌鼠體重0.96~l.39公斤,雄鼠體重1~2.8公斤,頭窄而長,耳大無毛,眼小,門齒無溝槽,有頰囊,毛短而薄,背部中央暗灰褐色到紅褐色,體側毛色較淺,腹部白色到乳白色,尾巴幾乎無毛,背面從基部起2/3為暗灰色,其餘部分為乳白色。
塞內加爾到蘇丹中部,南到南非。
棲息在森林或密植被區,會利用天然縫隙、洞、白蟻窩、樹洞休息,也可以自己挖掘長長的地洞居住,夜行性,偶而在白天活動時有如目盲,靠嗅聞找尋方向,會游泳,也會攀爬,攀爬時以尾巴維持平衡;雜食性,食物包括植物、昆蟲、蟹、蝸牛、棕櫚果實等,有儲食行為,也有將軟糞便再次吃入的習性;通常單獨活動,圈養下的雌鼠9個月中可生5胎,懷孕期27~36天,通常30~32天,一胎可生1~5仔,通當生4仔,出生時體重20公克,4週斷奶,20週性成熟,圈養下可活7年10個月。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鼠科(Family Muridae)
非洲侏儒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steolaemus tetraspis 9Cope, 1861)
體長不超過2公尺,頸鱗板4片排成2列,每列的2片頸鱗板緊接在一起,頭鱗板不規則呈一橫列,吻很短比吻基寬還小,眼睛大而突出,身體呈棕黑色。
中西非洲
生活於沼澤、池塘或雨林內的小溪流,經常單獨存在,少在太陽下作日光浴,而躲在河岸邊的洞穴裡,晚上才出來活動,性情溫馴,以魚、軟體和甲殼類動物以及蛙等為食,母鱷會以枝葉等築一直徑約1.5公尺左右的巢,每窩產10~17個蛋,蛋約6.5公分長,4公分寬,64公克重,孵化期約4個月,小鱷長20~30公分,可做四腳離地的快速奔跑。
鱷目(Order Crocodilia)
鱷科(Family Crocodylidae)
非洲眼鏡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ja pallida (Boulenger, 1896)
小型眼鏡蛇,體長在1公尺以下,體色通常為紅色或紅棕色,亦有橄欖綠色者。喉部有黑色寬帶紋,受驚時撐起的頸部皮摺明顯較亞洲眼鏡蛇為窄。
非洲東北部。
棲息於綠洲、乾燥的草原和半沙漠地區,夜行性,以其它蛇類、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為食。非洲眼鏡蛇在遭遇人類等大型動物的威脅時,會將毒液自毐牙前端的小孔噴射出,若毒液噴入眼睛,輕則劇痛難耐,重則有失明的危險。卵生,一窩約產卵10餘枚。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蝙蝠蛇科 (Family Elapidae)
非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菊科扶郎花屬,多年生草本。原產非洲。葉基生,形似菠菜,具不規則缺刻。花梗自基部抽出,花色極多,頭狀花序單生,徑五至十公分。為父親節代表花之一,亦為國內所產花卉「八大金釵」之一。也稱為「太陽花」、「扶郎花」。
非洲黃翼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via frons (E. Geoffroy, 1810)
頭軀幹長5.8~8公分,無尾,前臂長4.9~6.3公分,成體體重28~36公克。背部毛色為藍灰色,珍珠灰,或石板灰色,耳與翼為黃紅色。
甘比亞到衣索比亞,往南到尚比亞北部。
主要棲息地在森林或野地臨近沼澤、溪流、湖泊之處,通常以水邊樹林或灌木叢為棲所,但不喜歡棲所有太多草葉遮掩,有時可在樹洞或建築物中發現。白天棲息時經常保持清醒警戒的狀況,如果受到驚擾,在白天也會飛出棲所。食性以昆蟲為主,覓食方式似鶲,常停在樹上偵查,待發現昆蟲時,再飛起捕捉,然後回到棲枝進食。本種通常為一夫一妻制,成對佔有領域,覓食領域約0.6~0.95公頃。雌蝠懷孕期約3個月,4月間,雨季開始後,懷孕雌蝠會產下1仔;5月初幼蝠可開始飛行,第一次獨飛後約20天,也就是幼蝠約55天時斷奶,之後會再停留在父母的領域約30天。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假吸血蝠科(Family Megadermatidae)
非洲異瓜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名Little African sea cucumber。身體很小,長度僅約2至8公分,直徑約0.5至1公分,體重多在10克以下,呈紫褐色、粉紫色至黑灰色,腹面顏色較淺,稍帶黃色或白色,觸手的顏色較深為黑色。管足僅沿著5個步帶排列,每步帶有管足2行。觸手呈樹枝狀分枝,共有20隻,分為大、中、小5種,排列成內外兩圈,10個大的和5個中等的排列成外圈,5個小的排列成內圈。體壁內骨針很特別,為大型晶狀穿孔板(疣穿孔板),呈凹凸狀,凹陷處長具有小穿孔。管足末端的端板發達,端板旁具有另一類穿孔板,管足內亦有兩端膨大且具穿孔的桿狀體,有的還具有形狀不規則的穿孔板,板的中央有4個大孔,邊緣有很多小孔。翻頸...
非洲溝齒沼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tomys irroratus (Brants, 1827)
本屬動物頭軀幹長12.7~21.7公分,尾長5.5~15公分,體重60~255公克,頭圓耳小,毛長,粗而密,背部褐色到黑褐色,腹部顏色較淺,尾短、有毛,通常背面顏色較深;上門齒向內彎曲,門齒有溝槽。
辛巴威、南非和鄰近的莫三比克部分地區。
本屬是溝齒沼鼠亞科(Otomyinae)中分布最廣者,相當於歐亞大陸的田鼠亞科(Microtinae),都是以草和禾草為主食,居住在潮濕的草生地,在草叢中有活動的路徑。本種棲息在草生地、沼澤、疏林、灌木叢等地,會以草葉築窩,族群密度每公頃16~42隻,活動範圍約20公頃,通常單獨活動,終年可生殖,一年最多可生5胎,一胎只生1~4仔,懷孕期40天,出生時體重12.5公克,雖然早熟有毛,且可自己活動,2天後睜眼,但會吸附在母鼠乳頭上7天,13天後斷奶,雌鼠9-10週性成熟,雄鼠則需13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鼠科(Family Muridae)
非洲薯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具塊莖;塊莖淺埋在土壤表層,具不規則突起,球形。莖以逆時針方向纏繞,可攀爬高於7公尺,圓柱狀具凹槽。葉在基部的節互生,遠端為對生,6–27 × 7–42公分;葉柄6-20公分,和葉片等長或稍長於葉片,基部抱莖,基部裂片具托葉,1-8公釐寬;葉片具7-11條脈,腎形到有時具齒牙緣,無毛,邊緣不規則3-5裂,先端具明顯尾狀。雄花序腋生1–2(–4) 枝,為穗狀、頂生圓錐或聚繖狀;聚繖花序近無柄,帶有(1–) 2–4朵小花由卵形小苞片包覆,節間約1公分,花軸長20-40公分,由卵形苞片包覆。雌花序1-3枝一束,可達80公分,節間約2.5公分。雄花花瓣淡黃,2近似輪生花被片,披針形,3-6公釐;具...
非洲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1952年由當時一位幾內亞知識份子佛狄巴.凱塔(Fodeba Keita),創立於法國巴黎。當初創團的成員,來自法屬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區(the Caribbean)殖民地之音樂家及舞者。舞團初名叫「凱塔.佛狄巴非洲芭蕾舞團」(Les Ballets Africans de KeitaFodeba),1958年幾內亞獨立,凱塔以此團為獻禮,遂成為非洲第一個國家舞蹈團,並改名為「幾內亞共和國非洲芭蕾舞團」(Les Ballets Africans of the Republic of Guinea)。此團目前雖不是幾內亞獨立前之唯一舞團,卻是最有名且存續期最悠久的舞團,也是發揚非洲戲劇舞蹈(...
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 1998》.
舌疣非洲樹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perolius tubeilinguis (Smith, 1849)
體長3~4.5公分,體型纖細,具有修長的後腳,趾端具有吸盤,善於攀爬。眼睛為黃色或橘色,瞳孔水平。體表為鮮綠色、黃色或棕色,無任何花紋,大腿內側為鮮明的橘色或黃色。
非洲
雄蛙的鳴叫卻相當的響亮,通常數千隻雄蛙一起形成大合唱。將果凍狀的卵塊產在水邊植物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葦蛙科(Family Hyperoli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