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9.6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猩紅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可藉飛沫傳染。潛伏期約為三至七天。症狀為高燒、寒冷感、扁桃腺紅腫、舌根呈草莓狀、全身出現鮮紅小疹等。紅疹消失後會脫皮。嚴重者易併發腎炎或風溼熱。患者多為三歲到七歲的孩童。
馬鞍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旋花科牽牛屬,多年生蔓性草本。莖匍匐,葉圓形至廣橢圓形,長四至九公分,凹頭或二裂。多歧聚繖花序腋生,花紅色,花冠漏斗狀。蒴果球形,四季開花。多生海濱沙灘。全草入藥,治風溼、神經痛、關節炎。
雷公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衛矛科雷公藤屬,蔓性灌木。小枝紅褐色,有圓形小瘤狀突起。葉卵形或長卵形,葉面多無毛,鈍鋸齒緣,葉柄有褐色絨毛。聚繖狀圓錐花序,花瓣五片,白色。果具有三翅。莖與根入藥,性毒,味苦,可用來治療風溼關節炎、腰帶瘡、下痢等病症。產華南、華西及臺灣北部。
關節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關節發炎而引起紅、腫、熱、痛等現象的病症。如風溼病、痛風、結核病、淋病、創傷等都有可能造成關節炎的併發。
燔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特殊的針刺法。其方法是將金屬針的尖端燒紅後,迅速刺至人體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並迅速拔出。這種方法多用於治療外科某些疾病及風溼性關節炎。也稱為「火針」、「燒針」。
鏈球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微生物。革蘭氏陽性球菌,以排列成鏈狀而得名。區分為α型及β型等,以β型的致病性較大。可引起扁桃腺炎、猩紅熱、風溼熱等。盤尼西林、紅黴素等抗生素,對其抑制效果佳。
輪廓狀紅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溼熱患者皮膚特有的淡紅色斑。呈輪狀,輪狀中心則為健康皮膚。
五加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五加科植物的中藥。五加皮酒係由其根皮製成的藥酒,性辛溫無毒,有袪風溼、強筋骨的功效。
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電來治療疾病的方式。可分高週波及低週波兩種,前者為電熱療,後者為電刺激,常用於治療心臟病、麻痺或風溼性疾病等。如:「復健師用電療醫治病患的痠痛。」
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醫風溼病的藥。《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六出》:「(丑)肚饑腰又疼!(末)贈幾貼風藥與你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