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哄堂大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眾人同時大笑。參見「哄堂」條。《歧路燈》第三○回:「陸郭二人同聲道:『托爺們的洪庇,那時小弟還要叫戲哩。』大家哄堂大笑。」也作「堂大笑」。
坐懷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金瓶梅詞話》第五六回:「那水秀才又極好慈悲的人,便口軟勾搭上了。因此被主人逐出門來,動街坊,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一哄而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夥兒吵吵鬧鬧一下子後各自散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看的人見沒得買了,一哄而散。」《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提防堂倌一聲呼喊,說是打烊,只見吃茶的人,男男女女,一哄而散。」也作「一而散」。
趁火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人之危,從中取利。《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也作「趁火搶劫」、「趁打劫」。
內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團內部由於權力或利益等原因,而發生爭權奪利的現象。《詩經.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賊內訌。」也作「內」、「內哄」。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吊虎離山注音︰ㄉ|ㄠˋ ㄏㄨˇ ㄌ|ˊ ㄕㄢ漢語拼音︰diào hǔ lí shān釋義︰吊,通「調」。「吊虎離山」即「調虎離山」。見「調虎離山」條。 01.《醒世姻緣傳.第一五回》:「等到日夕,掌了燈,……兩個還不道是晁大舍用了吊虎離山計,只疑道是轉了背,錦衣衙差人到了,正在衙裡亂也未可知。」
噗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突然發出的笑聲。《紅樓夢》第五四回:「只聽噗哧一聲,眾人然一笑都散了。」也作「噗嗤」。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涵的遊戲發生時,即便部分同學感覺此作為過於粗暴、殘忍而沒有參與,但也不會試圖阻止其發生,甚至在旁起以取樂。又或者成年男子因工作需要而應酬,即是看到同座的女同事而備感尷尬,但也不會試圖改變整個組織文化。共謀式陽剛氣質係指其不會以言語或積極的作為來施展性別權力,但性別暴力上演之際,經常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間接助長霸權陽剛特質的展現。 邊緣的陽剛特質(marginal masculinity)指涉及陽剛特質和階級、種族相互鑲嵌所模塑出來的不同男性特質。例如:主流社會中,勞工階級文化屈從於中產階級文化的結果,勞工階級男性之印...
交頭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四鄰婦人孺子然入室,將芸環視,有相問訊者,有相憐惜者,交頭接耳,滿屋啾啾。」
低聲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論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他專為尚未啟蒙的兒童編寫了《童蒙須知》,對於學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等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其中在〈語言步趨〉篇中提到,為人子弟,要「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諠,浮言戲笑」。就是說:作人子弟,要尊敬長上,態度要恭順,聲音要柔和,說話要詳細緩慢,不可以高聲諠譁,誇張嘻笑。「低聲下氣」是直接摘自此處的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