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逐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月、每月。如:「帳目應逐月整理核算,以免到年底總結算時龐雜難清。」
貫通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才能獲得「理」,讀書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當時有人認為朱熹的治學方法太過繁瑣,且天地之理何其龐雜,怎麼可能完全窮盡?於是他們認為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就通曉其他各事,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融合、貫穿,最後獲得全面的領會。如果沒有打好學問的基礎,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通常都會流於空想而不切實際。後來原文中的「融會貫通」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
鐃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於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是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於東漢明帝時。《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劉昭注引蔡邕〈禮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德,風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也。」今存漢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榴〉。
腹載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學富五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惠施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主張任何事物都要循名責實,是名家的代表。名家事事計較邏輯的態度和主張超脫逍遙的莊子有頗大的出入,所以莊子常藉惠施來作反面的例子。莊子說惠施讀過的書雖可以裝五輛車之多,學問淵博,知識豐富。但也弄得思想龐雜,說的道理並不適切。後來,「學富五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書讀很多,學識廣博。古人以簡牘寫書,能裝滿五輛車,數量確實不少,但這裡的五車未必實指,只是用來喻指書的數量很多的意思。
簡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簡,濃縮。如:「這篇報告太龐雜了,希望你能再簡縮一些。」
浮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餘、龐雜不切要。《新唐書.卷一五七.列傳.陸贄》:「平居殫資儲以奉浮冗,臨難棄城鎮以搖疆場。」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八.英宗治平三年》:「其餘浮冗之文,悉刪去不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