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丁.路德的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丁.路德的教育改革發生於十六世紀的日爾曼地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是日爾曼地區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的教授,也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由於他主張直接閱讀〔聖經〕以了解教義,因此他親自翻譯德文本的〔新約聖經〕,而每個人都需接受基本的教育就成了必要的事了。可是他所主張的教育,除了有宗教目的,還包括了實用價值(即公民教育)。雖然他想透過教育來達成宗教改革的目的,但仍強調即使不為宗教目的,也仍應辦理教育。他說:「即使沒有靈魂這回事,也沒有天堂和地獄,若純粹只從世俗的事務來考量,仍需要有好的學校來教育我們的子女。如此才會有男人來治理國家,女人來處...
杜威(J._Dewe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J. Dewey)美國進步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認為知識的來源在活動,在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透過交互作用,人不僅要運用感官,更要用頭腦。知識既不是如經驗主義者所言來自感官,也不是如理性主義者說的來自理性,而是在於活動。此即為杜威所言「做中學」的道理。而在知識價值上,杜威認為知識的價值該視當前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定,發展知識就是要改善世界。知識是改善人生的工具,是服務社會的手段,故其哲學又被稱為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或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意在此。在教育上,杜威認為教育即是經驗的不斷改造與重組,教育即是生長,教育的過程沒有其他的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故...
布魯納(Jerome S. Bruner)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發展於美國60年代,當時蘇俄率先發射「史波尼克號」人造衛星,震驚美國社會。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被批判促使學生被動學習,接受零散破碎知識,不能發展學生主動思維、靈機應變。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論逐漸興起。布魯納認為教學在安排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要探索情境;並維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探索導向正確方向。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學科重要的原理原則就是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知識使兒童易於把握事物間的關聯性,因而產生學習的類化作用。教師可將教材適當地、真實地轉譯成兒童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思考方式,讓兒童有效學習。教材的呈...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正統精神分析的心理學理論體系,是生物學走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社會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學,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轉變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體論、主觀目的論和社會文化定向,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但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仍屬於潛意識心理學範疇,如把神經症的病因視為一種潛意識中的補償作用。他的“向上驅力”,先天“社會興趣”潛能的思想均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生物學化的烙印。
麥金泰(A.MacIntyre)的社群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麥金泰(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 1929年出生及受教於英國,1969年移居美國,任教於波士頓、聖母、杜克等大學並曾任美國哲學會會長。其主要著作有《德行之後》(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誰的正義、何種合理性》(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 Encyclopaedia, Genealogy, and Tradition)、及《依賴的理性動物》(Dependent Ra...
MacIntyre, A.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2nd ed.).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Intyre, A. (1988).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Intyre, A. (1990). 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 Encyclopaedia, Ge...
布魯姆(B._Bloom)的認知分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魯姆的認知分類(Bloom’s Cognitive Taxonomy)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B. S. Bloom)把教育目標分成情感的、動作技能的、認知的這三類。上述三類目標的每一類又排列成由低到高的幾個層次,其中教學的認知目標可分成六級:1. 認知:對知識的再認知和回憶的能力(主要指記憶)。2. 理解:理解事實和概念的能力。3. 應用:將一般的觀念、原則與原理應用於特殊情境的能力。4. 分析:了解並區別某事務的內部聯繫的能力。5. 綜合:將某些思想重新整理為一項新的思想或論述,進而產生新的結構能力。6. 評鑑: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做出評斷的能力。
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塞爾(A._Gesell)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理論強調成熟在兒童發展的重要性,他與G..S.Hall不同之處在其不支持發展的進化論,相信兒童發展是取決於遺傳,並且人類發展之能力又整率是因人而異,故在兒童保育要尊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的個人特質。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名: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科名:露兜樹科Pandanaceae 中名:露兜樹 俗名:林投 植物型:攀緣性常綠大型灌木 其它:雌雄異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