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荎藸」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蓂莢」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沾汙、弄髒。《淮南子.俶真》:「夫鑑明者,塵垢弗能薶。神清者,嗜欲弗能亂。」
埋藏。同「埋」。《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又多殺宮人,生薶工匠,計以萬數。」北周.庾信〈小園賦〉:「鎮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簑衣,即雨衣。《說文解字.部》:「萆,雨衣,一曰衰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蒺藜」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同「叢」。《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磷磷爛爛,采色澔汗,藂積乎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菝葀:古代一種象徵祥瑞的草。《廣韻.入聲.末韻》:「菝:菝葀,瑞草。」
2.菝葜:植物名。百合科菝葜屬,攀緣灌木。地下莖呈塊根狀,質堅硬。莖有刺。葉互生,闊卵形或近圓形,掌狀脈五至七條,繖形花序單生葉腋,總梗長二十至二十五公厘,花被片六枚,黃綠色。漿果球形,紅熟。根、莖均可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五.草部.菝葜》:「此草莖蔓強堅短小,故名菝葜。而江浙人謂之菝葜根,亦曰金剛根,楚人謂之鐵菱角,皆狀其堅有尖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澤中守望的草樓。《說文解字.木部》:「樔,澤中守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鋤碎的草。《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唐.陸贄〈論裴延齡姦蠹書〉:「樵蘇不繼,軍廄輟莝。」
割草、鋤草。《詩經.小雅.鴛鴦》「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句下漢.鄭玄.箋:「摧,今之莝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蘭草。《詩經.鄭風.溱洧》:「士與女,方秉蕑兮。」漢.毛亨.傳:「蕑,蘭也。」
2.姓。如漢代有蕑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