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井水供人飲用,源源不絕。語出《易經.井卦.彖曰》:「井養而不窮也。」後比喻受到別人的好處、恩惠。南朝梁.元帝〈答劉縮求述制旨義書〉:「汲而無,復乖井養。」
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交名帖求見。古時將姓名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訪他人時,投遞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現今名片。《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紿為」句下唐.司馬貞.索隱:「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唐.李商隱〈為同州張評事謝聘錢啟〉:「辦裝無闕,通刺有期。」
朝不圖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無法為晚上的事預先謀畫。比喻情況危急,不能作長遠的打算。唐.柳宗元〈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某天罰深重,餘息苟存,沉竄俟罪,朝不圖夕,伏無路。」也作「朝不謀夕」、「朝不慮夕」。
侯萬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為萬戶侯,享有萬戶人家的封邑。宋.李好古〈金門.花過雨〉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
含淚斬丁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丁公是項羽的將領。曾經逐漢高祖於彭城,後來見高祖,高祖認為丁公是項羽的部下,卻未能忠心護主,便命人把丁公斬首。《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含淚斬丁公,法正叛臣之罪。」
將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要、將近。宋.周密〈金門.花不定〉詞:「屈指一春將次盡,歸期猶未穩。」《孤本元明雜劇.圯橋進履.第一折》:「等的天色將次晚,躲在人家灶火邊。」
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說十地經》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於佛果的境界。唐.高宗〈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游釜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後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嬰聞,泣下,曰:「荒裔1>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2>,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3>耳。今聞明府之言,乃嬰等更生之(晨)〔辰〕也。既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綱約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嬰深感悟,乃辭還營。 〔注解〕 (1) 荒裔:指荒涼邊遠的地方。裔,音 |ˋ,邊遠之地。 (2) 侵枉:侵犯冤陷。 (3) 須臾閒:極短的時間。閒,音ㄐ|ㄢ,同「間」。
就日瞻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指見天子。唐.李邕〈日賦〉:「披雲睹日兮目則明,就日瞻雲兮心若驚。」
彼唱此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互相呼應。《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唱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也作「彼倡此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