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6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河。《通俗常言疏證.戲玩.拉索》引《留青日札》:「今小兒兩頭曳索,對之,強牽弱者而撲,以為勝負,喧笑為樂,即唐清明節拔河之戲也。」
攀車拒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或眷戀賢明長官。《太平御覽.卷二六七.職官部.良令長》:「以母病去官歸,百姓士女攀車拒輪,充塞道路,車不得前。」也作「攀轅臥轍」。
縴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以舟為業的人。
引足救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上吊。引足救經指以拉腳的方式救上吊者。語本《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姦心,行不免乎姦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比喻想救人反而害了對方,或想要完成某事,卻得到反效果。
打孩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寒冷而牙齒打顫所發的響聲。元.無名氏〈柳營曲.李亞仙〉曲:「後來卑田院乞化為活,轝車前唱歌,凍的來打孩歌。」也作「打頦歌」。
引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柩車前行的白布條。清.吳榮光《吾學錄初編.卷一七.喪禮門三.品官喪二》:「古以車載柩,車行之以馬,惟喪車用人,車之索謂之引,亦謂之紼。今以整疋白布為之,繫於杠之兩端,前屬於翣。柩行引布前導。……凡有服親屬,皆在引布之內,孝子最後。」
鴟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動而像鴟鳥一樣轉首回顧。為道家養生術中的一種導引方法。《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上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女子十五歲及笄時,把原本披垂的頭髮上去,並插上簪子,表示已經成人待嫁了,稱為「上鬟」。唐.蔣防《霍小玉傳》:「此釵,吾所作也。昔歲霍王小女,將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萬錢。」《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共捧簪珥,促令上鬟。」
頭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頭頂或腦後的髮結。《三國演義》第六六回:「歆親自動手揪后頭髻拖出。后曰:『望免我一命!』」
匡君救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輔國君,救危亡。《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