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5.25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覆金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名聲很大,是家選用的棟梁之材。參見「名動金甌」條。宋.石孝友〈望海潮.雲龍雙輔〉詞:「更德標銀管,名覆金甌。共看朝天路穩,歸拜富民侯。」
鐵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鑄的鞭子。形制、大小、長短隨人所宜。見《武備志.軍資乘.戰九.鐵鞭》。《三演義》第五回:「第二個姓黃,名蓋,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鐵鞭。」
民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州縣的衛兵。清.顧炎武《天下郡利病書.鳳寧徽.泗州志》:「民壯者,景泰以來設立之鄉兵,寓兵于農之意也。」
倍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音樂學中,以振動體(例如弦)的長度代表音高的標準。當振動體長度加長一倍,發出低八度的音,稱為「倍律」。如黃鐘倍律或倍黃鐘,指比正黃鐘律低八度的音。
民權初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父所著,五卷,二十章。全書成於民五年。內容有關於社會建設,專講集會議事的法則,其目的在使一般民熟諳議事法則,以練習初步民權的運用。
通商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間經濟關係的條約。有一定的期限,其內容大概包括六項:一、通商航海的自由。二、商民有居住、旅行、營業和保有財產的自由。三、納稅和其他義務。四、關稅。五、最惠條款。六、特殊事項的約定。狹義上的解釋為際間通商關係的條約。簡稱為「商約」。
豆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豆器盛羹湯。《孟子.盡心上》:「仲子不義,與之齊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簞食豆羹之義也。」《南史.卷七.梁本紀.武帝下》:「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無鮮腴,惟豆羹糲飯而已。」
2.形容量少之羹湯,用以比喻薄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宋.蘇軾〈伊尹論〉:「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封侯賜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贈賜與侯爵之位。比喻給予高位。《三演義》第七七回:「昔曹操得此人時,封侯賜爵。」
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記述一代通行典禮的書,由家編訂頒行。《舊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十一月丁未朔,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琵琶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採對襟,衣領繞頸之後,不交叉重疊,於胸前合併,垂直而下,這樣的衣襟形式稱為「琵琶襟」。是我古代女子的一種衣著式樣。《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上頭罩著件藍布琵琶襟的單緊身兒,緊身兒外面繫著條河南褡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