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織成經緯文理。《文選.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文選.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詩》:「舉聲泣已灑,長歎不成章。」也作「不成文」。
高枕勿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
高木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9年 《我的30分媽媽》2009年 《一個人漂泊的日子》2009年 《一個人旅行2年級生》以下作品目前只有在日本發行,台灣尚未有中文譯本:《一個人漂泊的日子2》《馬拉松一年生》《一個人住第九年》《我的30分媽媽2》《一個人吃便當》參考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6%9C%A8%E7%9B%B4%E5%AD%90責任編輯:王上嘉
黃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小孩子。《紅樓夢》第四○回:「下作黃子,沒乾沒淨的亂鬧。」
自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傷害或自己傷感。《文選.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詩》:「解劍竟何及,撫墳徒自傷。」《文選.江淹.雜體詩.鮑參軍》:「鎩翮由時至,感物聊自傷。」
司空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空曙 (約720年 —約790年 ), 字文明,或作文初。 廣平(今河北永年東南)人。 唐代詩人。他的詩作以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為主,擅長五律,共有集三卷,是大歷十才子之一。 司空曙曾中進士 ,後在劍南節度使韋皋下作幕府; 貞元年間,為水部 郎中 ;後官至虞部郎中。作品介紹雲陽館與韓紳宿別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詩文解釋】  和老朋友在江海分別,被山水阻隔已度過了多少年。突然相見反而懷疑在夢中,相互悲傷中互相詢問年齡。孤燈的光照著窗外的夜雨,竹...
安枕而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
高枕安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
高枕不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
高枕安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高枕無憂」原作「高枕而臥」。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嘗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澤,對孟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