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連爬帶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倉皇、狼狽的樣子。如:「他被嚇得連爬帶滾的逃走。」
矍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倉皇不專心的樣子。《易經.震卦.上六》:「索索視矍矍,征凶。」唐.孔穎達.正義:「矍矍,視不專之容。」
武安瓦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勢浩大。)  趙奢出其不意,避其精銳,「卷甲而趨之」急行軍兩天一夜,直撲閼與五十里處紮營。迫使秦軍倉皇趕來應戰,而趙奢「厚積其陣以待之 」,「先據北山上」。「發萬兵趨之。秦軍後至,爭山不得上。」趙軍在趙奢的指揮下居高臨下,「縱兵擊之」。一舉粉碎秦軍,解救閼與之圍。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浩浩湯湯。 相反詞 蝦兵蟹將。 5.例句 英美聯軍武安瓦震但為了世界和平卻不惜一戰相當諷刺。
聯綿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中某些含雙音節的單詞,只具一個詞素,不可分開解釋,否則無意義,狀似聯綿二字為一語,作用同一般單音節的單詞。可概分為以下三類:一、疊字:如:「關關」、「淒淒」等。二、雙聲:如:「丁當」、「淋漓」等。三、疊韻:如:「倉皇」、「龍鍾」等。大部分的聯綿字為形容詞、副詞、擬聲詞,也有一些為名詞、嘆詞等。寫法在文獻上也往往並不固定。也作「連綿字」、「謰語」、「衍聲複詞」。
狼狽而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與狽常相附而行,離則顛,故猝遽謂之狼狽。「狼狽而逃」比喻情勢窘迫,倉皇而逃。如:「小偷誤觸警鈴,立刻狼狽而逃。」
勿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倉皇急遽的樣子。晉.王羲之〈章草帖〉:「旨信送之,勿勿當付良信。」唐.杜牧〈遣興〉詩:「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急時抱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平時沒有充分準備,遇事時倉皇應付。《二十載繁華夢》第九回:「馬氏道:『平日不參神,急時抱佛腳。』茶是不喝了,卻那敢生受?」也作「急來抱佛腳」、「急則抱佛腳」。
八法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學習書法時用筆的八句要訣。指學習楷書用筆的「永字八法」。「八法」的流傳,是將「永字」的八個筆畫,擴大成楷書基本技法的極則。一曰側,即點;二曰勒,即橫;三曰弩,即豎;四曰趯,即勾;五曰策,即仰橫;六曰掠,即撇;七曰啄,即斜撇;八曰磔,即捺。其實它並不能涵蓋所有楷書筆畫,如斜勾、弧勾、辵旁、右彎勾、烈火點等均不在此中。
辭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別宗廟,表示離開祖先創建的國家。南唐.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清.易孺〈滿江紅.一葉輿圖〉詞:「賸倉皇辭廟,報君以血。」
落荒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暇擇道,倉皇逃走。《三國演義》第三八回:「蘇飛落荒而走,正遇東吳大將潘璋,兩馬相交,戰不數合,被璋生擒過去。」《文明小史》第四回:「幸喜落荒而走,無人追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