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盜跖是天下大盜。孔子對柳下季說:「你是魯國賢人,弟弟卻是盜賊首領,你不覺得羞恥嗎?我願意替你去勸說他。」柳下季對孔子說:「盜跖個性殘暴,容易發怒,根本不受教,我勸你不用去了!」孔子不聽,還是去見了盜跖,後來被盜跖用言語羞辱了一頓,討了個沒趣,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到魯國東門外,剛好遇見柳下季,柳下季問孔子:「幾天不見,是不是去看盜跖了?」孔子說:「是啊!盜跖果真不受教,順他的意就讓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險,真有如『料虎頭,編虎須』,我差點被老虎吃掉啊!」後來「虎口餘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冒大險而不死。
杜漸防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才可以除去禍患,聚集福慧。後來和帝命丁鴻為太尉兼衛尉,駐守宮廷,並收回竇憲的兵權,削奪竇氏的權力,終於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後來「防微杜漸」這句成語可能就這裡演變而出,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杜絕它發展。
解鈴還需繫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個叫法眼的禪師很器重他。一天法眼禪師問大家:「老虎脖子上繫著的金鈴誰能解下來呢?」大家都答不上來。剛好法燈進來,法眼就把剛才的題目像他複述了一遍。法燈聽後,很輕巧的說:「繫上去的人解得下來。」法眼很滿意,對眾人說:「你們可不能輕事法燈。」根據這個故事,人們概括出了「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條成語。 解釋 比喻誰做的事,就應該誰去處理。 詞意 相似詞:心病還需心藥醫 例句 他為了這件事煩惱,解鈴還須繫鈴人,你還是自己去和他說清楚,解決問題吧!
林世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英)《愛搶第一的轟轟樹》(2007,民生報) 創作觀點  我的靈感來源之一是「聯想」,只要看到「剛剛好對的」文字、影像或圖片,都能引發我的靈感。其他類型的靈感,我就不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了,不過,我知道它們藏在哪裡──就在生活裡。所以我隨時都會打開我的「靈感天線」,然後,靈感就會在我無法預期的時刻自動現身。譬如說,刷牙時、洗澡時,尤其是躺在床上將睡將醒時,作夢偶爾也會靈光乍現(不過大多是詩)。  創作一定會碰到瓶頸,例如眼高手低、靈感半途失靈、故事卡住了,找不到解決方法、越寫越乏味等。我寫作的最大瓶頸是──靈感與成品之間...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縱虎歸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虎是一種猛獸,會傷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來有可能再次為害,同樣的,如果把抓到的敵人放走,也將為自己帶來後患無窮。《零陵先賢傳》記載了一個關於「縱虎歸山」的故事:三國時的劉璋為益州牧,他的部下張松對他有所不滿,剛好曹操打算派將領去討伐占領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自己會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張松就趁機獻計,認為可以把劉備請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一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
相關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於平均數時,通常在數學上的表現也會高於平均數。當然,也有一些學生雖然閱讀成績好,卻不擅長數學,或者剛好倒過來。但是一般而言,在某學業領域好的,在其他學校領域也會比較好。亦即,某變項是高分時,則另一個變項也傾向於是高分。「缺席日數和學業成績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負相關。學生缺席日數越多,其學業成績就容易越低。亦即當某一變項分數越高,另一變項的分數就越低。當兩個變項是零相關時,表示二者之間沒有一致的關係。例如,紐約州普克西市學生的成績和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學生的動機強度可能就完全沒有相關。 缺點  相關法的最主要的缺點是它只能告訴...
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褐色。雄蟲的體型比雌蟲大,而且有延伸出去的大型大顎,大顎強而有力,可用來和其他雄蟲競爭,其特殊構造剛好可以夾住對手的前胸邊緣,勝出者就會將對手丟甩出去,鍬形蟲有時內側還長有明顯的牙齒,而鍬形蟲的中文名稱不是因為大顎,而是因為當鍬形蟲闔起的翅鞘像個圓鍬,故因而得名。2. 鍬形蟲屬於夜行性動物,有些以植物汁液、花蜜或果汁為食,有些甚至不進食。雌蟲通常都在腐爛的樹根或木材上產卵,幼蟲需要數年才能成長到老熟,幼蟲有C字形的身體和雄壯的胸足,並在牠所啃食出來的木頭密室中化蛹。鍬形蟲遍布全世界,通常在落葉林或森林中都有牠的蹤跡。 ...
畫餅充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畫餅充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畫餅,畫成的餅。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價值。根據《三國志》記載,三國魏盧毓為人正直不阿,敢於上諫直言,頗得魏明帝賞識,任命為吏部尚書,擔任推舉人才的工作。魏明帝向來厭惡那些聲名顯揚,卻無才學的人,這時剛好中書郎一職出缺,於是下詔要求盧毓推舉人才時要注重真才實學,不要選那些徒具名聲的人,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後來「畫餅充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亦用來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眼裡,覺得是一種叛逆。因此就遭了宋太宗的毒手,用著牽機藥結束了他的生命,那時正是七月七日的晚上,他剛好是四十二位的壯年。 作品李煜的詞,因他前後生活環境的劇烈變動,內容和風格都可以分為前後兩期,他的代表作品,都產生在後期。後人將他及其父李璟的作品,合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生活的前期,他仍不失為一國之主,過著奢侈淫佚的享樂生活。加上大小周後,通書史、善歌舞,對於後主的文學影響,是非常大的。李煜前一時期生活於這種奢靡浪漫的宮廷生活裡,他耳聞目見的,他心中所感受的,表現於作品中的,大都是這種享樂生活的反映。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
恰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剛好、正好。《三國演義》第五九回:「恰好于禁從馬超背後趕來,禁開弓射馬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恰好,恰好。小人家住臨淄,也是舊族子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