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3.3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滲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走漏,引申為縫隙、破綻。《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慈見孫策鎗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
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回應的聲音。[例]老師問了個問題,臺下卻沒有半點回聲。
真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或虛假。《三國演義》第九一回:「今事未知真假,遽爾加兵,乃逼之反耳。」《紅樓夢》第三四回:「倘或不防前後,錯了一點半點,不論真假,人多口雜。」
肛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消化道後端的開口。人類肛門位於直腸末端,由肛管及肛口組成,行使排糞功能。[例]這隻貓兒愛乾淨,肛門附近全不見半點汙穢。
虛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假或不切實際的言辭。[例]在法庭上,不論被告或證人,都被要求說實話,不可有半點虛言。
精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選的上肉,多指瘦肉。元.無名氏〈醉太平.奪泥燕口〉曲:「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水滸傳》第三回:「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
百紫千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群花盛開,多彩絢爛的景象。宋.汪晫〈江城子.可是東風〉詞:「百紫千紅春富貴,無半點,似渠香。」也作「萬紫千紅」。
平風靜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平浪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平浪靜」是無風無浪的意思。宋代文人楊萬里的〈泊光口〉詩:「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意思即是:無風無浪的天氣,水面上沒有半點波紋,簡直有如鏡面般光滑。元人鄭廷玉的戲曲《楚昭公》第三折:「今日風平浪靜,撐著這船,慢慢的打魚去來。」又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卿卿噥噥了一會,天色漸漸明了,那時已自風平浪靜,撥轉船頭望鎮江進發。」其中的「風平浪靜」皆為如此語義。明代大儒陸九淵《語錄》:「因提宮昨晚所論事,只是勝心。風平浪靜時,都不如此。」及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八七回:「整頓飯食喫畢,已有掌燈之時,卻是風平浪靜,毫無動靜。」其中「風平浪靜...
天地誅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天誅地滅」。見「天誅地滅」條。01.《水滸傳》第一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察。」02.《水滸傳》第四四回:「丈人且收過了這本明白帳目。若上面有半點私心,天地誅滅。」 
存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存、留下。《西遊記》第四一回:「菩薩念動真言,把淨瓶攲倒,將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存留。」《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切買賣、賒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