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當用者,普薦其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趙普生性保守,日益擅權,反對改革呼聲,他在坐屏之後,放置兩只大甕,“凡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滿即焚於通衢。”<ref>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一</ref>。趙普曾為一新建城門起名為“明德之門”,宋太祖指著門額問他“之”有何用,趙普回答說這是“語氣助詞”。宋太祖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ref>見《邵氏聞見錄》;文瑩《湘山野錄》則將此事的場景記為“朱雀之門”。</ref>。趙匡胤雖然重用文人,但其實對...
鼾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睡時所發出的打呼聲。[例]鼾聲如雷
沈舟破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注解〕 (1) 陳餘: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詳。與張耳為刎頸之交,秦滅魏,為里監門。陳勝起兵,與張耳立陳人武臣為趙王而同事之,趙王立餘為代王。後耳降漢,與韓信破趙,餘亦遭斬殺。 (2) 項羽: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
魂銷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聽鴉鳴,魂飛魄散心如擣1>。和氣致祥垂致異,已甘旱魃來為祟。忽驚鴉散鵲交飛,高枝報喜仍低枝。萬口歡呼聲動地,府今盡放三年稅。 〔注解〕 (1) 擣:搥擊。(二) ※《西遊記.第四一回》這大聖一身煙火,炮燥難禁,徑投於澗水內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裡,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注解〕 (1) 胸堂:同「胸膛」。 (2) 殘生:指剩餘的生命。(三) ※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幼小與偕,綢繆莫甚。又同筆硯,總誇謝氏之能文;甫就冠笄,...
打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睡時呼吸發出的聲響。《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只聽得他打呼聲響,已自睡著了。」
喝雉呼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五木骰賭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犢;一面白色,上刻雉雞。一擲五骰若皆全黑為最大,稱為「盧」;四黑一白,次之,稱為「雉」。喝雉呼盧本指擲骰子時的呼聲,後亦指賭博。《幼學瓊林.卷四.技藝類》:「擲骰者,喝雉呼盧。」也作「呼盧喝雉」。
行動慣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業界更為嚴重,而且學校又不像企業有強大競爭壓力,隨著生育率的降低,教育改革的倡導以及家長選擇學校的呼聲,倘若學校人員仍停滯不前,學校可能得面臨退場的命運。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動慣性英文關鍵字:active inertia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 p.32-33,臺北市: 高等教育。
倦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倦的感覺。《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只聽得他打呼聲響,已自睡著了。趙翰林也有些倦意。」
一以當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抵得上十個人。比喻英勇無敵。《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三國演義》第三○回:「紹軍雖多,不足懼也,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
感嘆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感嘆的呼聲表露出強烈感情的句子。其語調特殊,音高的變化也往往比較大,而句末多使用驚嘆號。如「原來是你!」、「這件事太美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