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憋憋焦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躁、焦煩生氣的樣子。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你省可裡啼啼哭哭,怨怨哀哀,憋憋焦焦。」也作「憋憋懆懆」、「焦焦憋憋」、「憔憔憋憋」。
迷留沒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煩亂、沒頭緒。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空教我乞留乞良,迷留沒亂,放聲啼哭。」也作「迷留摸亂」。
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顧客。《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荊商日夜啼哭,惟恐賣不去,只要有捉手,便可成交,價錢甚是將就。」
半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生、半輩子。唐.韓愈〈贈侯喜〉詩:「半世遑遑就舉選,一名始得紅顏衰。人間事勢豈不見,徒自辛苦終何為?」《紅樓夢》第一回:「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豈不思想,因此晝夜啼哭,幾乎不曾尋死。」
倒舄摳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穿反,提起衣襟。比喻非常急切。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諕得你戰篤索,省可裡少啼哭!似這般愁紅慘綠待如何?我只索倒舄摳衣出門望。呀!原來是一封天子召賢書。」
不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氣詞,無義。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來波,我怨感我合硬咽;不剌,你啼哭你為甚迭。」元.范子安《竹葉舟.楔子》:「我看起來,你穿著這破不剌的舊衣,擎著這黃甘甘的瘦臉,必是來投託俺家師父的。」也作「不倈」、「不沙」、「不喇」。
啞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啼哭或抽噎的聲音。唐.王建〈傷鄰家鸚鸝〉詞:「舌關啞咽畜哀怨,開籠放飛離人眼。」唐.元稹〈秋堂夕〉詩:「啼兒屢啞咽,倦僮時寢興。」
赤腳大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天上一位不穿鞋的神仙,後相傳宋真宗無子,請方士祭天,上帝遂命赤腳大仙下凡,即為仁宗。貫華堂古本《水滸傳.楔子》:「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之時,晝夜啼哭不止。」後用來戲稱不穿鞋襪的人。
兒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孩子啼哭。漢.賈讓〈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
2.像小孩般的啼哭。《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子產傳》:「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作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遊戲。《紅樓夢》第一回:「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之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