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劇服飾中武將頭盔上的雉尾。如:「有的平劇穿插表演耍翎子的舞蹈,令人讚嘆。」
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劇演出的最後一齣。也稱為「大軸子」。
貝開特(Samuel Becket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胡琴的一種,屬拉絃樂器。琴筒以木或竹製成,蒙上蟒皮或蛇皮。琴桿較南胡略短,二條絃。演奏時聲音低沉、清柔。[例]二胡是國劇的伴奏樂器,也可用於獨奏、伴奏和合奏。
高行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評論:4 評價: 生平:高行健(1940年1月4日-),華裔法國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200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頒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也是個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 作品:戲劇類:《絕對信號》《車站》(與劉會遠合作)《野人》《高行健戲劇集》《彼岸》《躲雨》《冥城》《聲聲慢變奏》《逃亡》《生死界》...
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撿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劇舞臺上負責換景換幕、收拾道具的人。也作「檢場」。
莫里哀(Molie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劇劇目。德國大文豪歌德著,分二部,四十八場。取材於宗教改革時代,敘述哲學家浮士德,先後研究哲學、科學與魔術,被惡魔所誘,經歷幾許幻境,終得天使引導,上昇天國的故事。
2.樂曲名。有多位音樂家為其譜曲。如: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李斯特的《浮士德交響曲》(Faust Symphony)、古諾的歌劇《浮士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