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噬臍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母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母親的兄弟。[例]母舅在外甥娶媳婦時,最被尊敬。
噬臍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記述。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徐霞客在雲南得病,雙足不能行走,由當地知府用轎子送返,去世前託其外甥季夢良(字會明)整理原稿,季夢良、王忠紉將遊記手稿編輯成書。他去世後,清軍進攻江陰時,季夢良幫助守城,全家被殺,《遊記》手稿大部分被焚於兵火,季會明、徐李寄收集殘存的抄本編輯成《徐霞客遊記》。1980年褚紹唐、吳應壽又對此書進行整理、校點。其內容包括他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名勝古跡、風土人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學和文學價值。他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而遊山成癖,“半若...
吉人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聽說姬姓與姞姓婚配,其子孫將昌盛。姞,就是吉人的意思,周朝先祖后稷的皇后便是姞姓,而公子蘭是姞妃的外甥,也必受上天庇佑而登上皇位,其後代也必將繁衍。我們如果先接納他為國君,可以獲得他的寵信。」所以石癸等人便共同迎接公子蘭回來,立他為君,即鄭穆公,並和晉國和談。 「天相」則見於《左傳.昭公四年》。春秋時,楚靈王遣椒舉為使,想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
就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前往用餐。《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河魚大上,輕車重馬東就食。」《晉書.卷六七.郗鑒傳》:「時兄子邁、外甥周翼並小,常攜之就食。」
辭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聲色俱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聲色俱厲」一語,普遍出現在晉和六朝的文獻,例如裴啟《語林》、劉義慶《世說新語》、《晉書.卷六.明帝紀》等。在較早的《語林》中提到一段故事:晉時石崇與王愷鬥富,用盡了華美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飾。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經常幫助王愷,給他一些珍寶。有一次,晉武帝把一枝高二尺左右的珊瑚賞賜給王愷,這珊瑚樹枝條茂盛,世上很少有能與它媲美的。王愷把它拿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敲它,隨手就打碎了。王愷非常惋惜,聲音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就叫手下把自己的珊瑚拿來,高達三尺、四尺,光彩奪目,總共有六十多枚。王愷看了神情顯得迷惘,一付若有所失的樣子。後來「...
西州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州,今南京市西。晉太元十年,謝安病重從西州門回都,安死後,外甥羊曇感於謝安對他的愛護,不再經過西州門。一日因酒醉,誤走西州門,而悲感不已,用馬鞭扣門,高呼曹子建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以西州之痛為悼人舅喪之詞。
筆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書法之理寄託諷諫。《舊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二:「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舅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舅舅與外甥。《左傳.文公二年》:「凡君即位,好舅甥,脩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