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9.5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遷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過向善。《孟子.盡心上》:「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漢.揚雄《法言.學行》:「君子貴遷善。遷善者,聖人之徒與。」
風雨飄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不屈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屈不撓」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法行》1>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2> 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3>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4>,行也;折而不橈5>,勇也;瑕適6>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下》。 (2) 珉:似玉的美石。 (3) 栗:音ㄌ|ˋ,堅固。 (4) 劌:音ㄍㄨㄟˋ,傷、割。 ...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理得心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安理得」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陽貨》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2>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3>,食旨4>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夏侯玄》。 (2) 女:音ㄖㄨˇ,同「汝」。你。 (3) 居喪:居父母之喪。 (4) 食旨:...
否終而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泰來否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否往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精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
不阿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屈不撓」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法行》1>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2> 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3>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4>,行也;折而不橈5>,勇也;瑕適6>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下》。 (2) 珉:似玉的美石。 (3) 栗:音ㄌ|ˋ,堅固。 (4) 劌:音ㄍㄨㄟˋ,傷、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