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78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軒昂氣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
如芒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宣帝1>始立,謁見2>高廟,大將軍光3>從驂乘4>,上內嚴憚5>之,若有芒刺6>在背。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注解〕 (1) 宣帝:劉詢(西元前91∼前49),漢武帝的曾孫,繼漢昭帝後即位。因幼年流落民間,深知民間疾苦和吏治得失,故親政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邢鼘匈奴臣服,威震西域。 (2) 謁見:通名刺進見。後泛指進見尊長或參拜宗廟。謁,音|ㄝˋ。 (3) 光: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
歎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讚歎。《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石虔躍馬赴之,拔沖於數萬眾之中而還,莫敢抗者,三軍歎息,威震敵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吳王歎息,點頭稱善。」
如芒刺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宣帝1>始立,謁見2>高廟,大將軍光3>從驂乘4>,上內嚴憚5>之,若有芒刺6>在背。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注解〕 (1) 宣帝:劉詢(西元前91∼前49),漢武帝的曾孫,繼漢昭帝後即位。因幼年流落民間,深知民間疾苦和吏治得失,故親政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邢鼘匈奴臣服,威震西域。 (2) 謁見:通名刺進見。後泛指進見尊長或參拜宗廟。謁,音|ㄝˋ。 (3) 光: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
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無法施展才能或抱負。《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今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無勢可乘,英雄無用武之地。」
勁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而有力的敵人。亦用以比喻厲害的對手。《舊五代史.卷六四.唐書.霍彥威傳》:「此席宴客,皆吾前歲之勁敵也,一旦與吾同宴,蓋卿前鋒之效也。」《三國演義》第七四回:「關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令明,真勁敵也。」
蹶角受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以額角叩地,接受教化。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用法外夷之臣服納貢,可用此語。 例句盛唐之世,威震八方,仁恩遐被,四夷蹶角受化,稱臣納貢。 似詞心悅誠服/解辮請職/蹶角稽首/稱臣納貢/北面稱臣 反詞分庭抗禮/負嵎頑抗/夜郎自大/負固不服
沉舟破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破釜沉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1>復請兵。項羽2>乃悉3>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4>,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注解〕 (1) 陳餘...
囊中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容易取得的事物。《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明公威震河北諸鎮,悉甲長驅而前,河東特囊中物耳。」《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諸公常欲致君堯、舜,謂中原為囊中物。」
從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壁上觀」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1>下者十餘壁2>,莫敢縱兵3>。及楚4>擊秦5>,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注解〕 (1)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