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9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孔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耳鼻口都冒出火來。形容十分憤怒。《宦海》第八回:「陸廉訪聽了,袁太守竟教訓起他來,氣得七孔生煙,雙眉倒豎。」也作「七竅生煙」。
宋四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喜愛。 蘇軾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因文字獄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中國北宋文豪,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遊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黃庭堅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江西分寧(今修水)人。為北宋...
官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宦海、政海、政界
娼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低級的妓院。《宦海》第六回:「查著了兩個候補道在一家娼寮裡頭吃酒,那委員不由分說,竟把這兩位道臺大人帶了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你曉得他在新嘉坡開的是甚麼行號?原來開的是娼寮。」
節流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開源節流」。見「開源節流」條。01.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丁巳五十八歲》:「今則庫款支絀,非節流開源,不能敷衍歲月。」
饘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稠的稀飯稱為饘,稀的稱為粥。後以饘粥做為稀飯的統稱。《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鯈字長魚,謹約有父風。事後母至孝,及母卒,哀思過禮,毀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黃門朝暮送饘粥。」《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況做秀才的時候,原有幾畝薄產,可供饘粥。」
撞騙招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招搖撞騙」。見「招搖撞騙」條。01.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庚申六十一歲》:「省城大吏,原未必盡不識字,大約皆憚于用心,來文約略流覽,稿件莫辨是非,幕友遂得高下其手,書吏亦撞騙招搖,而不肖官員,視為終南捷徑。」
高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生,使所撰的人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尤其令人欽佩的是他博覽群書,對於歷史的興亡,政治的成敗,乃至於宦海浮沈,社會的萬象,商場競爭都能夠洞察名實,以流暢雅正的文筆,引領萬千讀者進出古今,其影響之深,當代作家很少有人能夠跟他相較。」但大部分的讀者在閱讀高陽作品時,大都是以茶餘飯後消遣的心情來閱讀,文學界、史學界也沒有把高陽看成一位嚴肅的作家,高陽對此頗為在意,也耿耿於懷,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高陽是有使命感的,他曾在「晚清小說座談會」(《聯合文學》第六期)上這樣說過:「知識分子逐漸了解自己除了關心政治,還有傳播知識與文化的使命...
千丈一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落千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文學家韓愈聆聽穎師彈奏古琴後,寫下這首〈聽穎師彈琴〉詩,內容表面上描擬琴聲的高低起伏,並且訴說心中的感動,一方面則暗喻宦海的浮沉。其中「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兩句,以攀登高山突然摔落,來形容琴聲由高音驟然下降到很低,比喻為官要小心謹慎,不能大意,否則一失足就會摔下千丈深的谷底。後來「一落千丈」被用來比喻成績、地位、景況、情緒、或聲望等急遽下降。
張養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養浩(1269~1329)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幼極好學,晝夜不輟。及長受賞識,卻因宦海浮沉而棄官,享田園之樂。有散曲集〔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 生平張養浩,字希孟,又字孟卿,號雲莊,山東濟南人,他是馬致遠這一派(豪放派)的健將,元史卷一百七十五有傳。生於元世祖至元七年,卒於文宗天曆二年(A.D1269~1329年),年六十一歲。幼有義行,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他便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士。後遊京師,獻書於平章不忽木,不忽木見書甚為欣賞,辟為禮部令史,仍薦入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