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3.1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誤國殃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耽誤國事,禍害人民。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五齣:「切惟元老嚴嵩僭竊,權侔人主,誤國殃民,奸謀久矣。」也作「誤國殄民」、「誤國害民」。
赤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產黨危害民主自由的禍患。
寡不勝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不敵眾」之典源,提供參考。 #《逸周書.卷九.芮良夫》1>厲王失道,芮伯陳誥,作芮良夫。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首謹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無遠不服;無道,左右臣妾乃違。……古人求多聞以監戒,不聞,是惟弗知,爾聞爾知,弗改厥度,亦惟艱哉!后2>除民害,不惟3>民害,害民乃非后,惟其讎4>。后作類5>,后弗類6>,民不知后,惟其怨。民至億兆,后一而已,寡不敵眾,后其危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梁惠王上》。 (2) 后:君王。 (3) 惟:思考、思量。 (4) 讎:音ㄔㄡˊ,通「仇」,仇怨。 (5) 類:法則、榜樣。 (6) 類:相似。〔參考資料〕...
群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眾人同心,力量堅固如城。見「眾志成城」。 (7) 鑠金:鎔化金屬。鑠,鎔化。 (8) 害金:害民之金,此處指所鑄之鐘。
本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該,理所當然。《三國演義》第二回:「據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
常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按慣例收取的小費。《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精忠岳傳》第七回:「那中軍因不曾送得常例與他,叫我們過了三日再去。」
爍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眾人同心,力量堅固如城。見「眾志成城」。 (7) 鑠金:鎔化金屬。鑠,鎔化。 (8) 害金:害民之金,此處指所鑄之鐘。
折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論、不管。《董西廂》卷一:「折莫老的、小的、俏的、村的,滿壇裡熱荒。」《水滸傳》第七一回:「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錢糧廣積、害民的大戶,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也作「遮莫」。
繳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還。《三國演義》第二回:「據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
暴內陵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內殘害百姓,對外欺凌弱小國家。《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