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形單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形單隻」。見「形單隻」條。01.《飛龍全傳》第六回:「我年近六旬,形單隻,朝不博暮,有誰照拂?」影單"> 
正形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此類投法繪製之地圖能保持微小地區之圖形與實地相似,由同一點至任何兩方向線之夾角與實地相應,角度相符,距離依比例相等,故又稱等角投或相似投,如麥卡托投、橫麥卡托投、蘭伯特正形圓錐投等,均屬正形投。此類投法經緯線投後互相正交,是其優點;面積變形量較大,是其缺點。等變形線均為正圓,如附圖所示,自赤道起向兩極地區逐漸放大。常用於繪製大比例尺地形圖、航空圖、航海圖、氣象圖及工程設計圖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的像。如:「雖離別經年,他的身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無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獨立不慚,獨寢不愧衾。」比喻為人光明磊落,獨處時亦問心無愧。《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無慚,屋漏不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面積較大的資料、圖片、物質,利用攝技術,記錄於較小的感光片上。
吠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人不辨真偽,盲目附和傳說。參見「吠形吠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紙或皮製成人物剪,借燈光投在布幕上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根據《史記》、《搜神記》的記載,漢武帝時已有類似皮戲的出現,演變至宋代甚為流行。明、清兩代,民間表演皮戲風氣已十分普遍。表演時用木板搭起一平臺做為臺,臺上掛起布幕做為窗,利用燈光將剪投射在布幕上,藝人一邊操縱剪,一邊配合音樂演唱,其內容多取材通俗章回小說。也稱為「皮猴戲」、「驢皮」、「戲」。
斧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宋太祖病重,召太宗入宮,屏退左右。在燭下,只遙見太宗或離席,或躲離,而且聽到太祖引斧戳地的聲音,當晚太祖即崩殂。見宋.釋文瑩《續湘山野錄》。後比喻疑而不決的懸案。
雙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一對對情侶或夫婦的身,後用來形容情侶或夫婦感情融洽,形不離。如:「沙灘上,常見儷雙雙的情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線無法穿透物體形成的陰
2.在鏡子、水面等物中映出的像。也稱為「兒」。
3.模糊的印象。《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個讀書人,並不在這上頭考究,所以有些規矩,大半忘記,只恍惚記得一點子。」也稱為「兒」。
4.身、人。如:「我才一轉身,他就跑得連子也不見了。」也稱為「兒」。
5.端倪。《儒林外史》第五○回:「貴相知此事,老先生自然曉得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