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局蹐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彎腰。蹐,後腳接前腳地小步走。局蹐不安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局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三俠五義》第三五回:「反覺得局蹐不安,自慚形穢。」也作「跼蹐不安」。
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上有病。《三國演義》第二四回:「昨為小兒抱病,有失救援,於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見,大慰平生渴想之思。」《儒林外史》第一回:「親家回縣裡,不要說王相公不肯去,只說他抱病在家,不能就來,一兩日間好了就到。」也作「抱恙」。
理足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理直氣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理直氣壯」的意思是理由正大、充分,則氣勢壯盛而無所畏懼。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東漢靈帝時,有一個才子名叫司馬貌,他空負一腔才學,卻不得出身,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酒醉時,寫了一篇〈怨詞〉詩,其中有幾句是:「善土歎沉埋,凶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他寫完念了幾遍後,把詩拿到燈上燒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並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這件事被夜遊神發現,奏知玉帝。玉帝聽到後大怒,要治他的罪,後來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代理閻王的工作半日。...
鞅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滿意、不快樂的樣子。《漢書.卷一.高帝紀》:「諸將故與帝為編戶民,北面為臣,心常鞅鞅。」也作「怏怏」。
夙世冤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世結下的怨仇。形容積怨極深。亦常用作反語,暱稱所愛所親的人。宋.高晦叟《珍席放談.卷下》:「夏文莊,豪俊之流也,然操行多疵,清論寡與。慶歷中,自前執政拜樞密使,言者排之不已,即罷,時石守道進德頌,其序云:『……追竦白麻,又除襄為諫官,天地人神,昆蟲草木,無不喜躍。』……公怏怏銜之深,歲設水陸齋,常旁設一位,立牌曰:『夙世冤家石介人,以謂益彰石之讜言,勁節而重自暴其醜也。』」也作「宿世冤家」。
踆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不前的樣子。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漠不關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為主,非似中華進退皆自裁酌,欲去則翩然高舉,無有以絛籠之者。是故身雖勉留,居常怏怏。 〔注解〕 (1) 榮瘁:榮華富貴或勞累失意。瘁,音ㄘㄨㄟˋ,困病,失意。 (2) 祿食:官吏的俸祿。
偽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僭越、竊據者所建的國家。《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國世家.南漢世家》:「恥事偽國,常怏怏思歸。」
勢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掌重要職位。《資治通鑑.卷七六.魏紀八.高貴鄉公正元元年》:「是時,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親,不得在勢任,居常怏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