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步步金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婦女婀娜美妙的步態。參見「潘妃金蓮」條。元.白樸〈沁園春.我望山形〉詞:「步步金蓮,朝朝璚樹宮殿,吳時花草香。」《隋唐演義》第二○回:「就是齊東昏侯的步步金蓮,陳後主的後庭玉樹,也只些時。」
陽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為男女合歡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雲歸楚峽。」《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也稱為「巫山」。
南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與吐蕃唐朝支持南詔統一,是為了抵制吐蕃,卻不願看到南詔不斷地向外擴展,雙方立場並不一致。安史亂前唐朝朝政腐敗,地方大員貪暴,徵求無度,南詔起兵攻破唐邊州,殺了太守。唐幾次派軍進攻南詔,均為南詔擊敗,死傷慘重。安史亂起,南詔更稱機占有唐朝大片土地,同時也把ㄧ些蠻族部落收入版圖,進行統治,施以教化,有助於這個地區的開發。南詔是一個小國,既與唐朝為敵,就須依附吐蕃。吐蕃在南詔徵收重稅,還要南詔出兵助戰,南詔不堪其擾,有意再歸附唐朝。西元八世紀末,南詔與唐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友好。會盟後,南詔進攻吐蕃獲勝...
攜雲握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比喻男女相會尋歡。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傳言送語,看明日攜雲握雨。」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往常時在那鴛鴦帳底那般兒攜雲握雨。」也作「攜雲挈雨」、「握雨攜雲」、「握雲攜雨」。
非馬非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非驢非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載:漢朝時西域有個龜茲(ㄑㄧㄡ ㄘˊ)國,國王曾多次來漢朝朝貢,並對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非常欣慕。因此,在龜茲國也仿照長安的皇宮建了一座宏大的宮殿。傳呼朝拜、撞鐘擊鼓,一切日常制度,也竭力摹仿漢朝。但西域其他國家看龜茲國王摹仿漢朝,都譏笑說:「像驢又不是驢,像馬又不是馬。倒是像驢和馬雜交生出來的騾子,真是不倫不類!」後來「非驢非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倫不類。
璧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圓如璧。《陳書.卷七.皇后傳.後主沈皇后傳》:「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南朝陳.沈炯〈太極殿銘〉:「璧月霄懸,卿雲晝聚。」
愁眉淚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眉頭緊鎖,雙眼含淚。形容愁苦悲傷的樣子。明.高濂《玉簪記》第二四折:「守著個更更點點,淒淒冷冷,隔著個朝朝暮暮,思思念念,腸斷了愁眉淚眼。」《儒林外史》第一一回:「當晚,養娘走進房來看小姐,只見愁眉淚眼,長吁短歎。」
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雨止日出時的和風。《楚辭.宋玉.招魂》:「光風轉蕙,汜崇蘭些。」唐.權德輿〈古樂府〉詩:「光風澹蕩百花吐,樓上朝朝學歌舞。」
行雨朝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懷王夢巫山神女的故事。戰國時楚懷王遊高唐,晝寢,夢見一婦人來荐枕席自稱巫山女神,住於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也作「行雲行雨」。
夜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夜、每夜。《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土人告說:『自丞相經過之後,夜夜只聞得水邊鬼哭神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