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3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宜行事。《公羊傳.桓公十一年》:「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甚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靈武,議者疵之;亦未嘗不許以行權,幸其光復舊物也。」
反經行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特殊情況下,可違反常規,採用權宜之計。《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固無此禮,而今客居數千里之外,只得反經行權,目下圖個伴寂寥之計。」
達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曉權宜,隨機應付。《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事聞,上語輔臣曰:『不謂書生能臨事達權。』特遷敷文閣待制。」
境外轉運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民國八十年代後,政府推動的兩岸政策。國際商港內,允許貨物以不入關的轉口方式,從事大陸地區輸往第三地或第三地輸往大陸地區的貨物轉運作業。只允許外國輪與掛外國國旗的權宜輪通航,將本國輪排除在外。
古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制度、儀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
四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面對聽聞的教法有衝突或有疑義時,抉擇佛法的四個依從的準則:一、依法不依人,謂依從真理,不依從人。二、依義不依語,謂依從佛法的思想內涵,不依從文字的表面意思。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依從佛陀最究竟的教說,不可捨棄前者依從權宜性的教法。四、依智不依識,謂依從了悟真理的智慧,不依從凡夫的認知。《大方廣十輪經》卷八:「依於四依,具四辯才。」也作「四依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