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3 著作4 評價5 參考資料 生平冉伯牛,名耕,字伯牛,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九年,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少孔子七歲,出身貧寒,與冉雍同宗。孔子為魯司寇,行攝相事,曾使伯牛為中都(今山東上西)宰。任魯國的中都宰期間,孔子很器重他。孔子周游列國,他始終相隨。孔子周游列國返魯後不久,他得了“惡疾”,從此一病不起,先孔子而死。在患有惡疾時,不願見人。據傳,冉伯牛患的是麻瘋病(古稱“惡疾”或“癩疾”)《淮南子‧精神篇》曰:「冉伯牛為厲」。《論語‧雍也》記載:『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四、在長安(742-744年)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人,如高力...
海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三齣》:「覓利如大海撈針,攬禍似乾柴引火。」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到了河橋之後,找一家店住下,要打聽前任巡檢太爺家眷的下落;那真是大海撈針一般,問了半天,沒有人知道的。」 參考詞語︰東海撈針注音︰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漢語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釋義︰即「海底撈針」。見「海底撈針」條。 01.元.柯丹邱《荊釵記.第三四齣》:「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 參考詞語︰東海撈鍼注音︰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漢語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釋義︰即「海底撈針」。見「海底撈針」條。 01.《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八.四德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1)春秋時魯地,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2)春秋時蔡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東南。(3)戰國時魏邑,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並六國時魏邑也。」
欄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闌干;縱曰欄,橫曰楯。《阿彌陀經》:「七重欄楯,七重羅網。」宋.蘇軾〈興國寺浴室院六祖畫贊.序〉:「乃作欄楯以護之。」
話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書及平話小說常用的發語詞。《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話說大宋高宗紹興年間,溫州府樂清縣有一秀才,姓陳名義。」《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同心戮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語》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踰方城,望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
汗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罰、殺戮。 (4) 私家:營私以利于家。〔參考資料〕 《戰國策.楚策一》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於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里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不至十日而距扞關。
張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代詞伯,積習弓裘。其于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髮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如‘女停襄邑杼,農廢陽耕’,可謂事理雙切。又‘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比興深矣。”從評語看來,可知他家世代是詩人,現在我們已無法知道他是誰的子孫。他的詩見於《全唐詩》者,只有四十餘首,其中還混入了別人的詩。但宋人葉夢得曾說:“張繼詩三十餘篇,余家有之,”(《石林詩話》)可知他的詩,在南宋時已僅存三十餘首了。作品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詩品匯》把他的七言絕句列入“接武”一級中。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流存下來...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