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漆桶底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漆桶裡本漆黑一片,脫了底便明亮。比喻明白、覺悟。《醒世恆言.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呂先生聽罷,大徹大悟,如漆桶底脫。」
黑洞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漆黑昏暗樣子。《水滸傳》第五回:「那大王推開房門,見裡面黑洞洞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低倒頭去張灶裡時,黑洞洞都是水,那裡有個火種?」
無煙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碳化程度最高的煤礦。為鐵黑或漆黑色的塊狀物,帶有強烈的次金屬光澤;質地細密,比重一點四至一點七,含碳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火力極強,燃燒時煙及臭味均少,為最佳的固體燃料,冶金及化工多用之。也稱為「白煤」、「紅煤」。
玉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非常潔白。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眉眼如畫,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惡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上指惱害人的鬼徒。《紅樓夢》第八一回:「倒像背地裡有人把我攔頭一棍,疼的眼睛前頭漆黑,看見滿屋子裡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舉棒的惡鬼。」
可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令人喜愛。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眉眼如畫,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宋.陸游〈晚步湖塘少休民家〉詩:「村童亦可念,喚客手吒叉。」
黑陶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文化,晚於仰韶文化。黑陶多呈黑色,薄如蛋殼,帶有光澤。因陶器表裡漆黑,為此文化的主要特色,故稱為「黑陶文化」。主要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及東海岸一帶。也稱為「龍山文化」。
黑漆一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非常黑暗,沒有一點光亮。如:「那裡邊黑漆一團的,有什麼好玩?」也作「漆黑一團」、「一團漆黑」。
2.比喻沒有一點光明與希望,或是對人對事一無所知。如:「我對他的印象是黑漆一團,不記得了!」也作「漆黑一團」、「一團漆黑」。
黑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色陶器。紋飾少,薄如蛋殼,裡外漆黑,形制優美、色澤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黃河下游及東海岸一帶。
象牙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柿樹科象牙樹屬,常綠喬木。樹皮灰黑色。側枝繁密,幼枝被短毛。葉倒卵形,互生。雌雄異株,雄花一至三朵聚生,雌花單生,花冠鐘形,三裂。漿果橢圓形,熟時黃紅色至紫黑色。心材漆黑褐,質密堅,屬黑檀類,為貴重的裝飾用材。產臺灣南部、琉球等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