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陪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陪同主祭者行祭禮,亦指陪同祭祀的人。《六部成語註解.禮部》:「陪祭:皇帝行祭禮時,王公大臣在側陪行祭禮謂之陪祭。」
望彌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天主教的祭禮
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是古代用於重要祭禮中的合舞,舞者右手持羽毛,左手持籥,依受獻者的社會階級不同而有二佾、四佾、六佾、八佾等陣容的差別,以八佾舞最為隆重。
首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七。俗稱人死後的第七天為「首七」。《紅樓夢》第一三回:「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先備了祭禮遣人來。」
大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母之喪滿二年時,所舉行的祭禮。《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
賽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神還願。《警世通言.卷二七.假神仙大鬧華光廟》:「過了數日,自備三牲祭禮往華光廟,一則賽願,二則保福。」
虞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祭禮。在父母葬後,將其魂魄安於殯宮的儀式。漢.劉熙《釋名.釋喪制》:「既葬,還祭於殯宮曰虞,謂虞樂安神,使還此也。」
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一種祭禮。古代帝王即位時,必須舉行祭告於天的典禮儀式。《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燔燎告天,禋于六宗。」《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武王病,周公為冊文告天,願以身代。」
旅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禮畢,便宴請眾賓客,賓客們互相敬酒酬答,稱為「旅酬」。《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祭如之何則不行旅酬之事矣?』」後亦指賓主依次序勸酒。《儀禮.燕禮》:「賓以旅酬於西階上。」漢.鄭玄.注:「旅,序也,以次序勸卿大夫飲酒。」
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祭禮中戴假面具的人。《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常從倡三十人,常從象人四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