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私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有的財產。《漢書.卷八.宣帝紀》:「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句下唐.顏師古.注:「水衡與少府,皆天子私藏。」《晉書.卷二六.食貨志》:「故於西園造萬金堂,以為私藏。」
有條件的契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很難減輕重量,他也許希望把環境作一安排,因他重量減輕時,予以增強。例如吾人也許可以簽字交給另一個人私有的重要東西如錢、蒐得的唱片、收集的郵票或喜愛的衣服。以錢為例,想要減輕體重的人或許會再增加,因而交出一百元給另一個人,並且簽署一項協定,因此只要他每週減少3磅,該人就送還十元。每週如未減輕3磅,他將失去十元。同類的協定,利用對這個人而言是重要的任何事物訂定之,抽煙和減輕重量這些容易的行為均可包括在內。 由來「有條件的契約」一詞來自於做協定(契約)訂立的事實,若干的活動會得到增強,其他的活動則無法得到增強。換言之,環境中...
張膽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無法成就帝業。」但是陳涉聽不進去,仍自立為楚王。這裡的原文「瞋目張膽」本來是「張大眼,壯著膽」的意思,後來演變出「明目張膽」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有膽識,無所畏懼。現在語義則轉化為貶義,用來比喻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
共產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共產黨專政的國家,也稱為「共產政權」或「共產主義國家」;不過這些國家並不稱自己是共產國家,而是自稱「社會主義國家」。
大飽私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大地飽足了自己私有的財富。如:「他每次都濫用職權,大飽私囊。」
誠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害怕、恐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誠恐得罪非小,不得已夤夜奔逃,潛匿村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撫院是膽小的人,誠恐風聲大了,弄成一個無私有弊。」
財產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條第1、2項:「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人民依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政府並得照價收買。附著於土地之礦,及經濟上可供公眾利用之天然力,屬於國家所有,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受影響。」等皆是。(註1)古典的財產權主要是為保障「物的所有權之存續狀態」,其強調財產權的防禦性功能。而20世紀後則將財產權的保障擴張到「財產權的價值保障」,所有趣有經濟上財產價值之相關權利均屬於財產權的標的範圍。 財產權的主體財產權的基本權主體不單單限於自然人,亦包含法人及非法人之團體。(註2) 參考...
公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私有、獨占
梯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人私有的積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春郎與蘭孫,又自梯己賀喜,自不必言。」《通俗編.梯己引心史》:「元人謂自己物,則曰梯己物。」也作「體己」。
區段徵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對特定區域內私有土地實行全部徵收,經整理規劃後,再行支配使用,以促進土地利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