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濂洛關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理學的四大流派。即濂溪周敦頤、洛陽程頤、程顥、關中張載、閩中朱熹。
紹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繼往開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周敦頤,號濂溪。精於《易》學,喜歡談論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理論,以及立誠、主靜學說,為道學的創始人。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則是理學的奠基人。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並且寫信告訴朱熹,希望朱熹寫一篇文章記下這件事。於是朱熹就寫下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內容有一段寫道:「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
嗣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繼往開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周敦頤,號濂溪。精於《易》學,喜歡談論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理論,以及立誠、主靜學說,為道學的創始人。他的學生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則是理學的奠基人。隆興府學教授黃灝,在學堂裡供奉三人的牌位,藉此傳揚他們的學說思想,並且寫信告訴朱熹,希望朱熹寫一篇文章記下這件事。於是朱熹就寫下這篇〈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內容有一段寫道:「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意思是說:濂溪先生繼承了以往聖賢的學說,並且為後人開啟未來的道路,有功於世。後來「繼往開來」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承續先人的事業,並...
好高務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好高騖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伊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程頤、程顥的學說。因其曾講學於伊、洛之間。《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傳下.劉勉之傳》:「時蔡京用事,禁止毌得挾元祐書,自是伊、洛之學不行。」
鞭辟著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周程張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濂、洛、關、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及朱熹等五人的合稱。
朱子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朱熹將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等人的學說,融會貫通,成為一派的儒學。其學說以理氣二元論為主題。
鞭約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鞭擗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