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鳳,以成其節。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蓋錄其絕塵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注解〕 (1) 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
繭絲牛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精細周密。清.黃宗羲〈答萬充宗質疑書〉:「吾兄經術,繭絲牛毛,用心如此,不僅當今無與絕塵,即在先儒,亦豈易得!」
望塵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是什麼緣故,總覺得孔子像是在前面快速奔跑,自己在後面,卻怎麼樣也追不上。《莊子》原文的「夫子奔逸絕塵,回瞠若乎後者」,後來也許就演變成「望塵莫及」這句成語,用來比喻遠遠落在他人之後。
望塵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是什麼緣故,總覺得孔子像是在前面快速奔跑,自己在後面,卻怎麼樣也追不上。《莊子》原文的「夫子奔逸絕塵,回瞠若乎後者」,後來也許就演變成「望塵莫及」這句成語,用來比喻遠遠落在他人之後。
游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歸無言;邪者既返,則向來之路未嘗涉路,是以經教紛紜,實無一法可說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誠非凡情淺見所測,吾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3>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
超塵出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塵世,不同於流俗。《東周列國志》第四七回:「孟明登太華山,至明星岩下,果見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脣,飄飄然有超塵出俗之姿。」也作「絕塵拔俗」。
隨人步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亦步亦趨」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田子方》顏淵1>問於仲尼2>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3>,而回瞠4>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顏淵: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
一趨一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亦步亦趨」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田子方》顏淵1>問於仲尼2>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3>,而回瞠4>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顏淵: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
瞠乎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瞠乎其後」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田子方》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1>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2>,而回3>瞠4>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趨:快步走。 (2) 奔逸絕塵:奔走的速度極快,比喻才能傑出。見「奔逸絕塵」。 (3) 回: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
激忿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鳳,以成其節。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蓋錄其絕塵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注解〕 (1) 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1>。長策2>竟不用,高才徒見稱。一朝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