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愛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愛欲如河,使人陷溺其中。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六.讚頌歌》:「欲得苦海傾,當使愛河竭。」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二齣:「一個溺愛河而罔悟,只圖暮樂朝歡,一個沉宦海而久迷,空自南奔北走。」
清灰冷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柴灰稀少,爐灶不熱。形容生活窮困。《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我們這清灰冷灶,一夜怎過!」《孤本元明雜劇.龍門隱秀.頭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誰曾慣,黑漫漫苦海無邊岸。」
高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脫俗的心意。唐.孟郊〈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詩:「高意合天製,自然狀無窮。」《紅樓夢》第七七回:「苦海回頭,立意出家,修修來世,也是他們的高意。」
化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化眾生,使渡越脫離苦海。唐.薛戎〈遊爛柯山〉詩四首之二:「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跳出火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出烈火瀰漫的深坑。比喻脫離苦海。《紅樓夢》第一回:「此乃玄機不可預洩者。到那時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水滸後傳》第六回:「還虧見機得早,跳出火坑。我和你今日嘯傲煙霞,嘲風弄月,何等自在!」
2.借指娼妓從良。清.楊恩壽《桂枝香.第二出.議寶》:「欲得同心之侶,訂以終身。便可跳出火坑,脫離苦海。」
拔濟火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宅,佛教用語,比喻眾生世界。「拔濟火宅」比喻使眾生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見《妙華法蓮華經》卷二。
公門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府審案,操縱生殺大權,官吏若能行善助人,必可修成正果。《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祇宜公門修行,庶還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彌天之孽?」也作「公門裡好修行」、「公門之中好修行」。
六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輪迴眾生依其生存狀態分成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六種,合稱為「六趣」。《西遊記》第一二回:「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痾六趣。」也稱為「六道」。
落蓐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蓐,產婦生產。落蓐之身指人身。《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祇宜公門修行,庶還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彌天之孽?」
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陰間苦海。《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妾墮玄海,求岸不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