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按軍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王制》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
力省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 (2) 倒懸:縛人兩足倒掛,比喻極為困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