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4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玄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男性的黑色祭服,因袖子端正而得名。自天子以下至士皆可穿著,或為冠禮、昏禮、朝禮的正式服裝,或為閒居在家時穿著的衣服。《周禮.春官宗伯.司服》:「其齊服有玄端素端。凡大祭祀大賓客共其衣服而奉之。」
領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服的領子和袖子。《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皆服都紵大袍單衣,皁緣領袖中衣,冠進賢,扶杖。」
手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身攜佩的小手巾。《紅樓夢》第八四回:「薛姨媽把手絹子不住的擦眼淚。」《文明小史》第五八回:「余小琴還怕不乾淨,在袖子裡掏出手絹,擦了一擦。」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所穿的衣服,袖子寬大,可以藏納財物。若兩袖空空,則只有清風吹入袖中。形容官吏清廉,毫無貪贓枉法之事。《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抵潼關甫三月,琢堂又升山左廉訪,清風兩袖,眷屬不能偕行。」也作「兩袖清風」。
攘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形容激動奮起的樣子。《孟子.盡心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妻子也奮然攘臂道:『我曉得到底容不得我。只是要我去,我也要去得明白。我與你當官休去!』」
披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在肩上沒有袖子的外衣。《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約》:「若是不好,教丫鬟尋過一領披風,與他穿起。」也作「斗篷」。
舉袂成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眾人舉起袖子,就能連結成幕。比喻人數極多。《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借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請人讓路或請求給與指引時的客氣話。《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公子這番不是前番了,下了驢,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東莊兒在那邊兒?』」
幸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虧。《紅樓夢》第四二回:「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又做眼色給他,又私下偷偷的拉了他一把袖子,直把他急得面紅耳赤,吱吱了半天,又咳嗽了兩聲,吐了一口濃痰,眾人俱各好笑,幸而未曾笑出。」
眼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眼睛示意的動作。《紅樓夢》第四三回:「你不用問我,你只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完了。」《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又做眼色給他,又私下偷偷的拉了他一把袖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