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
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好弓。《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三國魏.曹植〈白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略地攻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取土地,攻占城池。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七齣:「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雲似雨。」也作「攻城略地」。
喪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滅敗亡。《後漢書.卷一七.賈復傳》:「復從征伐,未嘗喪敗,數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三國演義》第三二回:「袁氏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
知機識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預見事物演變的徵兆,掌握機會。《舊唐書.卷六八.尉遲敬德等傳》史臣曰:「皆所謂猛將謀臣,知機識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