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者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捷足先登」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高祖曰:「是齊辯士也。」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於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
市不豫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人不哄抬售價以欺騙顧客。「價」文獻異文作「賈」。《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子產傳》:「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
為小妨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所,不聞其聲。達子又帥2>其餘卒,以軍3>於秦周4>,無以賞,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5>殘豎子6>之類,惡7>能給若金?」與燕8>人戰,大敗,達子死,齊9>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10>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北齊.劉晝《劉子.卷九.貪愛》。 (2) 帥:引導、率領。 (3) 軍:駐紮、屯兵。 (4) 秦周:齊城門名。 (5) 若:你、你的。 (6) 豎子:罵人愚弱無能的鄙稱。 (7) 惡:音ㄨ,如何、怎麼。 (8)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9) 齊:戰國七雄之...
病染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1>,秦伯使醫緩2>為3>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4>,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5>之上、膏6>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7>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注解〕 (1)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糠中細碎的米屑。唐.杜甫〈驅豎子摘蒼耳〉詩:「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
嫚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肆意辱罵。《漢書.卷一.高帝紀下》:「上嫚罵曰:『豎子能為將乎!』」《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婦嫚罵,視若仇。」也作「漫罵」、「謾罵」。
見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噎廢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1>不可偃2>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饐死3>者,欲禁天下之食,悖4>;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5>,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 〔注解〕 (1) 怒笞:因憤怒而體罰。笞,音ㄔ,用鞭杖或竹板抽打。 (2) 偃:音|ㄢˇ,停止。 (3) 饐死:食物阻塞咽喉,無法呼吸而死。饐,音|ㄝ...
捷足先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捷足先登」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高祖曰:「是齊辯士也。」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於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
因咽去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噎廢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1>不可偃2>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有以饐死3>者,欲禁天下之食,悖4>;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5>,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 〔注解〕 (1) 怒笞:因憤怒而體罰。笞,音ㄔ,用鞭杖或竹板抽打。 (2) 偃:音|ㄢˇ,停止。 (3) 饐死:食物阻塞咽喉,無法呼吸而死。饐,音|ㄝ...
病在膏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1>,秦伯使醫緩2>為3>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4>,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5>之上、膏6>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7>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注解〕 (1)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