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9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令人愉悅舒暢。如:「貝多芬雖然晚年失聰,但一輩子卻創作了許多悅人的樂曲。」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徽調戲》:「是調聆音易解,高朗悅人,都人嗜者日多。」
土耳其進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有土耳其風格的進行曲。流行於十九世紀歐洲,以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及貝多芬音樂劇《雅典的廢墟第六曲》最出名。
貝葉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人多用貝多樹的葉子寫佛經,故稱佛經為「貝葉書」。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絕對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指器樂曲,相對於標題音樂的美學概念。為英語absolute music的意譯。指創作者創作時沒有明確標題,不受非音樂因素影響的音樂,只有樂曲的形式與體裁,其內容都由欣賞者自行去理解,如古典時期非標題交響曲、室內樂或奏鳴曲。
田園交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多芬的第六號F大調交響曲。於西元一八○八年完成。貝多芬在此曲明顯表達對田園景色、溪畔、農村的喜悅與顯現雷電暴風雨的真實,可以說是標題音樂的傑作。
名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名的歌曲、樂曲。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是千古流傳的名曲。」
方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源於法國、流行於英國的四人舞蹈。由二男二女表演。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樂第四樂章有此舞曲。
浪漫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小曲(器樂曲)或歌曲。流行於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中期,曲調較為細緻,情感亦較豐富。如貝多芬的〈F大調浪漫曲〉、〈G大調浪漫曲〉。
變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某一主題為藍本,運用各種不同方法,陸續變化演奏出之樂曲,主題通過變奏後可得到多方面發揮。如貝多芬的C小調三十二次變奏曲。
月光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升c小調第十四號作品之二十七之二。由於第一樂章給人一種幻想柔和的印象,故稱為「月光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