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慧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38~713)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後回韶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住曹溪三十年,雖武后、中宗召請,終不赴京。禪宗自初祖以來,無頓漸之分,自六祖慧能開啟頓門,嗣後並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也作「惠能」。
越雷池一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池,本指古雷水由湖北黃梅縣流至安徽望江縣東南,積聚成池;後比喻為某一範圍、界限。全句比喻超越既有的界限和範圍。如:「只要敵軍敢越雷池一步,我軍必定即刻採取行動。」
葉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葉落歸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高僧慧能,是禪宗的第六祖。他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後回韶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一天他召集眾徒,告訴大家說他八月時就會離開人世,在七月八日時,他忽然對門人說:「我要回新州,快幫我準備船隻。」大家都非常難過,苦苦哀求慧能留下。慧能告訴眾僧說:「有來就有去,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我的形骸,也該有所歸宿,大家不必太傷心。」門人問說:「大師此去,什麼時候再回來?」慧能說:「樹葉凋謝,還是會落回根處,生命是沒有什麼規則可說的。」此處「葉落歸根」是用來比喻事物最後終須返回本源,後則多用以比喻久居異地之人返回家鄉。
燕儔鶯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男女兩人恩愛逾恆,如膠似漆。元.胡祗遹〈點絳脣.風度高閒〉詞:「命薄秋娘,夢斷霓裳舞。黃梅雨,燕儔鶯侶,那解芳心苦。」也作「燕侶鶯儔」。
梅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梅雨季節。參見「黃梅天」條。唐.吳融〈雨夜〉詩:「旅夕那禁雨,梅天已思秋。」
慳嗇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梅雨時下時停,像吝於傾注。宋.蘇軾〈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詩:「及此陰晴間,恐致慳嗇霖。」
樓臺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一段情節。描述梁山伯赴祝家會見英臺的經過。後借以比喻為情侶雙方的見面。如:「老王今日與女友樓臺會去了。」
弘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75)俗姓周,蘄州黃梅縣人,為中國禪宗第五祖。七歲從道信出家,後定居黃梅雙峰山東山寺,聚徒說法,世稱「東山法門」。著名的弟子有神秀、慧能、智詵等。有《最上乘論》傳世。
東山法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住在湖北黃梅縣東的馮墓山接引學人,所以稱他們所傳的禪法為「東山法門」。《高僧傳.卷八.慧能傳》:「於其下說無上乘,度無量眾。至是,能爰宅于茲,果於樹陰開東山法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